朱庆育,男。1990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系,先后从中国政法大学获得法学学士,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2002年留校任教,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民法研究所副教授。2008年3月至2009年4月任德国汉堡马克思-普朗克外国私法与国际私法研究所访问学者。现任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理事,中欧法学院法哲学与交叉法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曾获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教师特别奖(2010年)、优秀教师奖(2013年),第四届(2011年)和第五届(2013年)中国政法大学“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位教师”之一。深受学生喜爱,其课堂通常会被带凳子旁听的同学挤满。
研究领域:民法学,法学方法论,德国近现代民法史,法律哲学
专著:《意思表示解释理论——精神科学视域中的私法推理理论》,
论文:《法律行为概念疏证》、《法典理性与民法总则》、《权利的非伦理化——客观权利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命运》等。
本节共四编十五章五十一节,以中国实证私法为阐述对象,意在构建作者所倡导的规范性解释科学的体系框架.全书系统论述了民法基础理沦与民法总论各项制度的脉络和细节,以概念的准确运用为支点,既讲求实证规则理解私法的逻辑缜密性,亦迫问技术规则背后的理念正当性。
阅读本书,尚可关注两个 维度,一是空间维度。本书既批驳德国知识传统,亦对大陆法系其他家族成员如日、苏(俄) 、瑞、法、奥、台湾地区等投以必要关注.为理解我国相应规范 制度及理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视角.二是时间维度。本书着意接续汉语法学传统. 上迄民国时期.下至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中国各阶段的民法思考.无不纳入本书观察范围.以历史的视角细致梳理了我国的民法知识传统及其流变。
“表达是一种艺术,有关方法或艺术规则的争论价值甚微,惟有作品才具有说力。”作者在自序中引用的这句话相信也是本书的写作准则.本书是教科书,但绝不仪仪是教科书。或者换个说法、教科书的表达形式并不妨碍十年磨一剑的本书成为民法领域难得的大美之作。
国内现今民总教科书可谓千人一面,欠深度与广度,虽与面向群体主要为法本及中国民事立法尚存许多不足有关,但以法条解释为导向的思路却使得许多书沦为了深度普法读物,而未能体现出民法的科学性。本书570页的篇幅,除了史尚宽等民国前辈的著作在当今少有人及。作者在理论...
评分不敢说评价,谈谈自己读完《民法总论》后的心得体会。 先说一下自己的背景,我本人是学工科的,阴差阳错准备2016年司考,最后有幸通过。因此我对民法的认识,只不过停留在司考阶段。个人认为司考内容中,最具备理论美感的是刑法中的犯罪论,犯罪构成要件、犯罪形态、共同犯罪等...
评分不敢说评价,谈谈自己读完《民法总论》后的心得体会。 先说一下自己的背景,我本人是学工科的,阴差阳错准备2016年司考,最后有幸通过。因此我对民法的认识,只不过停留在司考阶段。个人认为司考内容中,最具备理论美感的是刑法中的犯罪论,犯罪构成要件、犯罪形态、共同犯罪等...
评分熟悉作者朱庆育老师的人都知道,朱老师是个金庸粉,所以关于这本书的书评,我就牵强附会地用了“武林至尊,宝刀屠龙”这个题目。 这个题目中的“武林至尊”是指这本书在大陆民法学界的地位(至少是我心中的地位)。题目中的“宝刀屠龙”解释起来则有些曲折。读过《倚天屠龙记》...
评分我中国政法大学牛逼!!!!!
评分我真正进入民法的殿堂应该是从朱老师的课开始吧。
评分可怜的一点民法知识基本被颠覆,还落下个消化不良
评分作者学术功底之深厚,逻辑之严密,言语之好,难有出其右者
评分还没看完,但是,写得太好了,推荐所有学法律的人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