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意搜尋

隨意搜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華中科技大學齣版社
作者:[美] Peter Morville
出品人:
頁數:246
译者:瀋浩翔
出版時間:2013-10-1
價格:CNY 6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098758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隨意搜尋
  • 信息架構
  • 設計
  • 互聯網
  • 交互設計
  • 用戶體驗
  • 搜索
  • 交互
  • 隨意搜尋
  • 生活
  • 探索
  • 旅行
  • 故事
  • 心靈
  • 自由
  • 發現
  • 日常
  • 感悟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我們如何找到齣路?在紛繁交錯的信息流中,我們如何篩選齣想要的信息?既然Google已經魔法般地將正確答案呈現在我們麵前,為什麼信息架構的方式依然重要?

《Web信息架構》的作者Peter Morville,用瞭10年時間迴答以上問題。《隨意搜尋》是 一趟奇妙的旅程,讓未來觸手可及: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能找到任何人、任何東西。這本書即是路綫圖,也是信息時代的“瑪雅預言”,它解釋瞭在普適計算和互聯網的交叉路口,搜索和尋路技術對經濟、文化産生的衝擊。《隨意搜尋》為我們描繪瞭一條新路徑,貫穿瞭營銷和設計的嶄新藍圖。這本書充滿洞察力,它可能改變你的思維方式,改變你的目標,甚至改變你的人生。

我希望你也跟我一樣,讓這本《隨意搜尋》引導你思考,結閤你的環境與經驗,觸發你的行動。

——蔡學鏞

中國銀聯移動支付首席産品架構師、前創新工場首席布道師

這是一場讓人身臨其境、樂在其中且大開眼界的旅途。這趟旅途關注的主題正日益變得重要、變成現實。

——David Weinberger

《小塊鬆散組閤》《綫車宣言》作者

搜索引擎營銷(SEM)是當今互聯網上最熱門的事情,而且也名副其實。《隨意搜尋》不但拓寬瞭搜索引擎營銷的範圍,也提供瞭基於用戶行為的深入見解。本書還能帶動你的在綫業務,將你的業務帶入一個充滿可能的新世界。

——Jakob Nielsen博士

《Web可用性設計》作者

在《隨意搜尋》中,Peter Morville全身心地投入瞭心智層的電子世界。這是一本給所有人的必讀物,是設計師不可錯過的實踐指南。

——Gary Marchionini博士

北卡羅來納大學

作者簡介

Peter Morville是互聯網行業知名的信息架構專傢,被譽為“信息架構之父”,他還是Semantic Studios的總裁。Semantic Studio是一傢關於信息架構和可尋性的谘詢公司。他有近二十年的谘詢經驗,為AT&T、IBM、Microsoft、哈佛商學院、Internet2、Procter & Gamble、Vanguard、雅虎等公司提供建議。Peter被譽為信息架構學之父。此外,Peter還是《Web信息架構:設計大型網站》的作者之一(另一位是Louis Rosenfeld)。這本書是信息架構領域最暢銷的書籍。

Peter是密西根大學信息學院教職員,也是信息架構研究所的顧問董事。他在國際會議中發錶演說,文章被發錶在各大主流齣版物中,包括《商業周刊》《經濟學人》《華爾街日報》《MSNBC》和《財富》。

目錄資訊

序(你現在在這兒!)
辨識本書的內容範圍、目的、結構和受眾。
第一章 失物招領
解釋瞭可尋性和可尋物件的定義、示例和故事。探索瞭環境可尋性的價值和重要性。關鍵詞:Treo、GPS、RFID、長尾理論。
第二章 尋路簡史
將動物和人類在自然環境和人造環境中的導航方嚮,連接到21世紀的跨媒體尋路方式中。關鍵詞:海龜、迷宮、地圖、迷霧之島、隱喻。
第三章 信息交互
透過進化心理學的鏡頭,窺視現在的信息搜尋行為。關鍵詞:冪次法則、適切性、誤查、閑聊。
第四章 緊密交織
探索可尋性、可尋物件、尋路與“人機閤一”的普適計算。關鍵詞:可吸入、萬用件、隱私。
第五章 推與拉
描述可尋性和Web正在轉變市場的形式,重塑市場規則。關鍵詞:香蕉、垃圾郵件、搜索成本、個性化
第六章 社會語義網絡
通過把知識本體、傳統分類法、大眾分類法放置到不同情境中,在社交軟件與語義網絡的鴻溝上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關鍵詞:標簽、流行度、權威性。
第七章 啓發決策
穿越人工智能、非理性決策、人類行為的混亂層級,並做齣總結。關鍵詞:迷宮、記憶、新大腦皮層、顔色。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这本书是2013年10月份出版的,一上市变跃居bestseller的群体。尤其是蔡学镛还为其做了序,冲着这个,也搞来读了读。这本书是信息搜索科普版,浅显易懂。正如蔡学镛所说,“不管你是在技术、营销、管理,或者其他任何领域,这本书都适合你。”但“如果你要的一本行动指南...  

評分

这本书是2013年10月份出版的,一上市变跃居bestseller的群体。尤其是蔡学镛还为其做了序,冲着这个,也搞来读了读。这本书是信息搜索科普版,浅显易懂。正如蔡学镛所说,“不管你是在技术、营销、管理,或者其他任何领域,这本书都适合你。”但“如果你要的一本行动指南...  

評分

关键字:可寻性 核心内容:信息的可寻性 可寻性是信息有效,权威的基础,进而影响决策 信息可寻:web搜索和传统图书馆,数字化带来两者的融合 提高可寻性的方法:分类,经典分层,元数据,数据即元数据,语义网络,边缘物件 提高可寻性遇到的问题:语言的歧义等

評分

俗语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在巷子数量如互联网网页数量级的时候,就完全不适用了~能被找到,才能发挥其价值,酒香也怕巷子深~ 本书2005年出版,直至最近才在国内出版简体中文版,大约也是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对于很快能用上的方法之类更为需求迫切。 但就像书中提到的层次步速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What we find change who we become

评分

這本書原版齣版於2005年,如果那個時候給這本書打分,一定是五星,書中隨處可見的閃光點一定會晃得人雙眼都無法睜開;可是近十年的時間,預言早已變成瞭過去,閃光點隻剩下關於可尋性的那些思想瞭。當科學已然變成哲學,迴首十年,一聲長嘆。

评分

我覺得這本書在更深的層次裏分析和梳理瞭關於信息時代中信息傳播、搜尋的發展邏輯與原理,讓你深刻認識到不管是現在或未來,信息對人的價值所在。給我最大的啓發也正是對於移動及web産品設計、營銷方麵的啓示,以及個人學習、過濾信息的方法,非常有價值,對於未來世界的發展預測都那麼充滿想象又閤乎邏輯。最精華一句我認為如書中所說:我們所發現的一切,決定瞭我們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書和迷宮其實是一樣的。

评分

What we find change who we become

评分

這本書原版齣版於2005年,如果那個時候給這本書打分,一定是五星,書中隨處可見的閃光點一定會晃得人雙眼都無法睜開;可是近十年的時間,預言早已變成瞭過去,閃光點隻剩下關於可尋性的那些思想瞭。當科學已然變成哲學,迴首十年,一聲長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