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雅克·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忏悔录》等。
·卢梭最重要的政治学著作
·《社会契约论》的主权在民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
发表于1762年的《社会契约论》是卢梭最重要的政治著作,书中提出的“主权在民”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石。其核心思想“合法的国家必须根据普遍意志来进行管理”代表了人民专制对旧有制度的替代,象征了主权和自由。
没有卢梭,就不会有法国大革命。——拿破仑
卢 梭是另一个牛顿。牛顿完成了外界自然的科学,卢梭完成了人的内在宇宙的科学,正如牛顿揭示了外在世界秩序和规律一样,卢梭则发现了人内在本性。
——康德
在《社会契约论》中康德找到了自己的道德启蒙,即“自由是人所特有的”这一原则。所有狂飙突进时期的德国天才人物,从先驱者莱辛和赫尔德开始,直到歌德和席勒……都是卢梭的崇拜者。——罗曼•罗兰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用公意、主权、人民、契约、自由、平等等词语勾勒的政治哲学框架(主要是政府与政治共同体的框架)相当大程度将我们带到了一条自相矛盾的死胡同当中,对于诸多的内在矛盾和疑问很难在卢梭自己的体系里面解决,即便是某些体系内自圆其说的部分其实按照我...
评分[前言] 这篇简短的论文,是我以前不自量力从事而后来又久已放弃了的一部长篇著作的撮要。就已经写成的各部分中可供采择的各段而言,本文最为重要,而且自以为还不是不值得贡献于公众之前。其余部分则已不复存在了。 关于“社会契约”的论述尚未开始,卢梭就已“下降”了:读...
评分一、背景 卢梭(1712-1778)生于新教城邦日内瓦,但其一生业绩和身后影响主要发生在法国,死后葬于先贤祠。 卢梭生活在新旧交错的年代,专制制度已是众矢之的,现代社会也初现轮廓,这多少也是卢梭思想亦古亦今的一个外因。在卢梭生活的年代,启蒙运动的中心从英国转到法国。卢...
评分今晚是我们这个读书小组的第一次讨论,欢迎大家来到这个小小的学术共同体。 每次过东校区看到朝气蓬勃的面孔都很激动,你们总是让我想到顾城的一句诗:“你没有 见过乌云.你的眼睛有蓝天一样的颜色。”这让我仿佛回到几年前在珠海校区与世隔绝的度假式的大一、大二生活,...
评分学术的进化,日新月异,2、3百年前的理论,现在看来必然是过时的;但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表现出的智慧,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涤荡而黯然失色。这大概就是经典作品值得后人一读再读的原因:不仅为了学习它的内容,更是为了领略那隐藏在内容背后的,人类智慧所能达到的巅峰。 本...
黄小彦译
评分不管喜不喜欢 对卢梭还是服气的 必须给高分 翻译在衔接上可能有点问题 不过大体是可以看的
评分1.立论与申论写得非常漂亮,政治原理词典,现代人随手拈来的政治原则在里面都能略见一二,原则的推导严密简洁;2.合法国家要依赖的普遍意志(倾向于公共利益)让人联想到“人民的根本利益”,主权是普遍意志的实践,不可转让不可分割,凌驾于其他一切权力;3.国家不能有小集团的存在,若存在则需增加数量来促进平等;4.引导普遍意志的判断不一定完全正确,立法者(初期是宗教)具有必要性,政府(行政官)是立法者与臣民间的居间体,负责法律执行与自由维护;5.行政官有三种本质不同的意志(普遍意志政府意志个人意志),完美立法如此顺序,自然秩序为逆序,故需立法者确定政府力量与意志比例,分为民主制贵族制君主制;6.三种制度有利有弊,如独裁者(立法者授权给行政官)的权力贬值和效率;7.检察官是公共舆论执行者,宗教不可排他。
评分精妙之思 依然秉承前人的思考方式和论证顺序,但较少地纠结于社会的形成发展,也较少关注哲学,而试图去以普遍意志得以伸张来掌握主权这一核心思想,去构建一个卢梭心目中的理想国,他的思想过于重视集体的作用,渴望达成1+1>2的情况下还能保证1是1,这样的想法无疑过于理想化,而且滑入集体主义和多数人暴政的深渊。但他对于彼时现有和历史上曾存在过的政体进行了言简意赅的分析对比,并且较为明确地提出分权的思想,分析了政府的存在以及如何通过法律和选举方式的设计,来维护普遍意志的地位,为现代西方政体和制度打下基础。他的思想同时甚至包含了数学的思想,也许是时代的结果,虽然朴素,但的确是属于定量分析的进步,他的思想虽然基于一些不同于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的设定,但还是试图从实际的角度去分析。
评分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首先,卢梭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政治社会出现之前的自然状态,那时人们只有自利和同情两种主要的动机,享受着“天生的自由”。第二,随着人类理智的缓慢发展,加上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出现了私有财产和竞争意识,自尊心的出现让人们无可挽回地离开了自然状态,给自己套上了“无处不在的枷锁”。第三,卢梭并不指望解除人们身上的枷锁,而是要把它变成“合法的枷锁”和“自由的枷锁”。他想到的办法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契约,通过公意,让个人的意志和自由与国家的整体的意志达到一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