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文豪,台湾大学机电系毕业、专精于电脑的“理工人”,在偶然的机会接触了被认为许多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专家也被视为畏途的“文字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顺着历来名家的研究,进入了汉字构形的世界,流连忘返。作者现任中国台湾台北商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兼图书馆馆长。钟情于古汉字研究,钻研甲骨文十余年,发表过《汉字龙原来是一条逆天之龙》、《文身习俗对汉字的影响》、《在汉字里遇见上帝》、《品茗汉字里的酒香》等文章。
《汉字树:活在字里的中国人》突破了传统文字学的窠臼,作者廖文豪先生摆脱了一贯以来依托于偏旁部首的解读方式,通过数据库技术整理提炼出来,从汉字的人文特征入手,将意义上互有联系的汉字都归拢在了一棵神奇的汉字树里。每一个字,都有属于自己的生长故事。书中历史和地理知识信手拈来,语言严谨又不失趣味性,能让读者身临其境地去感受造字时的挣扎与想象,也帮助以汉语为母语的人重新建立与汉字的关系。《汉字树:活在字里的中国人》在详细介绍500个与“人”有关的汉字的同时,也海量收集了这些与“人”有关的汉字的甲骨文、金文、篆文、繁体中文、简体中文等,读者可根据汉字树状图之间的逻辑关系,由浅入深地逐步了解汉字的发展历程。图文并茂的表现方式,带你轻松玩转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帮你找到藏在汉字里的中国人。《汉字树:活在字里的中国人》装帧匠心独具,通过不同的护封折叠方式,你能拥有高级黑和土豪金两种封面。展开后又是一份精美的汉字树挂图。
讲汉字的书很多,难以选择。这本新书好在哪呢? 可读性好,用了思维导图的方式,封面取下来就是一个挂图。 编排用心,配了很多图,便于学习。 刚拿到书,相信内容讲解也是不错的。 通过汉字可以学到历史文化,和一些启示。
评分【快读部分】 本书类型:科普类 本书特点:讲解中文源头的书籍,以衍生、派生的视角简单讲解了作为象形文字的中文的纵向与横向变化,与郭沫若的研究有所不同。 -----------------分割线----------- 【慢读部分】 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是不变化的?连我们天天都要讲的语言、...
评分内容适合汉字研究初学者,釈理不太专业。 里面插页字型用的是台湾标楷是什么心态→_→? 总之我觉得全部简体字的字书中,还未发现满意专业的,但对于正體字还不能过关的人来说,或许是本还不错入门书。
评分【快读部分】 本书类型:科普类 本书特点:讲解中文源头的书籍,以衍生、派生的视角简单讲解了作为象形文字的中文的纵向与横向变化,与郭沫若的研究有所不同。 -----------------分割线----------- 【慢读部分】 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是不变化的?连我们天天都要讲的语言、...
评分看第一个“巳”字最后说“巳时,指的是上午九点到十一点,这或许是喂养婴儿的最佳时段”,我就感觉不妙,整书读下来,我一边读一边上zdic查《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对其的解释,果然矛盾颇多。 作者太过强调“象形”,几乎是在用个人纯粹的猜测和想象去解释汉字,而不是正...
有种强形拆字以套入自己解释的意图。
评分① 做成思维导图的形式很新颖,并加上了自己的配图,非常形象。对字源新人有帮助;② 文中对字源的观点/体系前后矛盾,也没有客观认知简体字。存在一些硬伤。
评分① 做成思维导图的形式很新颖,并加上了自己的配图,非常形象。对字源新人有帮助;② 文中对字源的观点/体系前后矛盾,也没有客观认知简体字。存在一些硬伤。
评分看完书评拔草,希望豆瓣推出不想读标签
评分看说文解字的好帮手,有些词语的解释两个版本不一样,我觉得哪个都有些道理,可以对照来理解,装帧真的很赞,跟台湾的排版很接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