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兵,湖南祁东人,1977年生,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从事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史和知识分子研究,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2007-2008),曾任《南风窗》特约编辑,出版专著《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以<大公报>“星期论文”和<申报>“自由谈”为例》,在台北《思想》、香港《二十一世纪》、大陆《读书》、《南方周末》等期刊和报纸发表文章若干。
几乎每个知识分子都有一个“天下大同”的理想,但现实往往并不如人意。现实侵犯良心的边界,欲望侵蚀自由的灵魂。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使命感让他不安于社会现状,而知识的理性又让他明白社会只能渐进式前进。这种矛盾的心态,也是转型期中国一代知识人的内心写照。
在这本书中,作者探讨了引发我们不安全感和不幸福感的种种问题,并解读了他心中对于传统、底层、权利、道德、生存等主题的看法。作者细致的勘察和自觉的批判意识,使得他能够突破身份的限制,在更广阔的空间,拷问十字街头的时代与人心。
遇到一本喜欢的书,阅读的过程像听故事,或是听讲课。对于唐小兵《十字街头的知识人》这样的书,阅读自然就是听唐老师讲课。读完全书,好比一个学期结束,二十几节课听下来,对我这个专业不对口,才疏学又浅的学生,有不少似懂非懂或者根本不懂,也有不少被说中心事的喜...
评分采写 姜子健 编辑 彭剑斌 刊于2013年12月《晨报周刊》 我一直对学院派的学者很好奇:他们的生活是否过得太过严肃,以至于除了读书、思考、写作之外没有什么乐趣可言?吃饭的时候是否也在习惯性地思考?他们的精神状态是否总是处于孤独、沉闷与痛苦之中?是否也会像娱乐圈或...
评分原题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焦虑》 刊《南都周刊》2013年第46期 唐小兵新著《十字路口的知识分子》是作者近年随笔集,但正如该书标题所示,知识分子问题才是作者的中心关怀。作者对“八十年代”叙事的质疑和批评、对知识分子与民众关系的梳理和思考、对当代知识分子个案...
评分采写 姜子健 编辑 彭剑斌 刊于2013年12月《晨报周刊》 我一直对学院派的学者很好奇:他们的生活是否过得太过严肃,以至于除了读书、思考、写作之外没有什么乐趣可言?吃饭的时候是否也在习惯性地思考?他们的精神状态是否总是处于孤独、沉闷与痛苦之中?是否也会像娱乐圈或...
评分采写 姜子健 编辑 彭剑斌 刊于2013年12月《晨报周刊》 我一直对学院派的学者很好奇:他们的生活是否过得太过严肃,以至于除了读书、思考、写作之外没有什么乐趣可言?吃饭的时候是否也在习惯性地思考?他们的精神状态是否总是处于孤独、沉闷与痛苦之中?是否也会像娱乐圈或...
挑着看的,虽然有时候有点偏激但又觉得可爱。
评分俞兄导师的书,写得远远好于预期,他的反思直击当下人文学术及人文学者的要害,有很多精彩的判断可供借鉴,也勾起了我对一些问题的再思考,力荐。
评分#作者的文笔介于记者和学者之间,在理论和现实之间游刃有余,字里行间真诚呼之欲出,少有象牙塔里的逼仄和迂腐。作者作为农民出身的知识分子把中国这两个群体分析很到位。真的很佩服这样学术之外的不懈思考,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写出这样的文字。
评分读完,有些表述过于牵强,待整理。
评分唐小兵再次讓我迷戀上民國的知識人,可以說唐小兵是我真正找到閱讀興趣的領路人,他的字裡行間,流露著對知識人的關懷與對文化傳承的擔憂。讓我們生活在市儈主義下的這代人有了航行的燈塔,眺望遠方,雖不能至,心之嚮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