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y Tarkovsky)
1932年出生于俄罗斯伊万诺沃州札弗洛塞镇,电影导演、编剧、演员,毕业于莫斯科国立电影学院。
他一生只拍了七部电影,但每一部都让他名留影史。第一部作品《伊万的童年》于1962年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198 3年,执导剧情片《乡愁》获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最后一部作品《牺牲》荣获1986年夏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同年12月,塔可夫斯基因肺癌病逝于巴黎,享年54岁。
编者介绍:
[俄]小安德烈·A.塔可夫斯基,俄罗斯电影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儿子,纪录片导演。
[德]汉斯-约阿希姆•施莱格尔,电影历史学家和评论家,主要研究东欧电影。
[德]洛塔尔•席尔默,知名出版人。
本书由塔可夫斯基之子精心编选,是20世纪zui伟大的导演之一 “电影界的贝多芬”——塔可夫斯基图文集
一生只拍了七部电影,但每一部都让他名留影史;他的作品被英格玛·伯格曼盛赞为“奇迹”;他以诗意的思考和充满圣经末世般的想象,创造了令人震惊的电影形象,影响了一大批捕捉灵魂的导演,如维姆·文德斯、西奥·安哲罗普洛斯、沟口健二、努里·比格·锡兰等。
※ 塔可夫斯基之子精心编选
全景记录、精湛总结、立体呈现电影诗人塔可夫斯基的一生
悉心汇集塔可夫斯基罕见的自传性随笔、私人摄影作品、七部经典 电影的珍贵资料,收录《雕刻时光》《时光中的时光》里的精华篇章。
※ 多篇自述随笔、私人书信、《启示录》主题演讲等动人文字初次公开
饱含深情的家书,坦诚的人生经历叙述,令人惊叹、透露真性情的《启示录》演讲,既有《雕刻时光》的哲思与灵光,也具《时光中的时光》的细腻与温情。
继畅销书《雕刻时光》之后,又一本走近塔可夫斯基的重磅之作
※ 解密塔式电影的诗意内涵,洞悉伟大导演的生活哲学
来自文学巨擘让-保罗·萨特、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等人的深刻评论,以及电影历史学家和评论家汉斯-约阿希姆•施莱格尔的深度长文导读,带你读懂塔可夫斯基。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各种材料攒出来的书,包括部分雕刻时光,部分日记,一大半电影简介,生平简介以及一些毫无营养的彩虹屁,翻译有点捉急,钱多到烧得慌的朋友不妨买来垫麻将桌~
评分内容十分简略且拼凑,知道塔老师的书如果不买,以后肯定后悔,所以还是买了。并不深入,更偏资料性,但由于塔老师的电影实在太过神秘,能多一个地方看到关于他的东西,就能和他的作品多一分靠近,在相关评论非常稀缺的条件下,也只能以这样的方式一点点拼凑一个完整的塔可夫斯基。电影截图制成纸质没什么必要(他的电影是流动的,这么翻阅截图也翻不出什么感觉),不如把家庭相册部分做成整页大图,一九三几年塔可夫斯基小时候那些照片还有他父母年轻时的照片很有冲击力,能让人更了解他电影的记忆来源。萨特这篇书信体影评最有趣,能这么自由自在地从几个比较浅的角度聊一个作品,还能让文章显得这么好,是法国作家最神采飞扬之处。
评分我的不朽已然足够,因为我的血液已流过沧海桑田。我愿付出我的生命,换取一个永恒的角落。安全而又温暖,不再任生命的飞针牵引着穿过世界,像一根丝线。——《镜子》,1974
评分又贵又水,剧照集都是从db存的高糊吧...想看《雕刻时光》节选为什么不去买《雕刻时光》呢?还便宜许多呢。也就一篇关于《启示录》的演讲和后面的相册/拍立得有些价值。
评分内容十分简略且拼凑,知道塔老师的书如果不买,以后肯定后悔,所以还是买了。并不深入,更偏资料性,但由于塔老师的电影实在太过神秘,能多一个地方看到关于他的东西,就能和他的作品多一分靠近,在相关评论非常稀缺的条件下,也只能以这样的方式一点点拼凑一个完整的塔可夫斯基。电影截图制成纸质没什么必要(他的电影是流动的,这么翻阅截图也翻不出什么感觉),不如把家庭相册部分做成整页大图,一九三几年塔可夫斯基小时候那些照片还有他父母年轻时的照片很有冲击力,能让人更了解他电影的记忆来源。萨特这篇书信体影评最有趣,能这么自由自在地从几个比较浅的角度聊一个作品,还能让文章显得这么好,是法国作家最神采飞扬之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