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说历史:中西文明的对照

许倬云说历史:中西文明的对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许倬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现为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学系荣休讲座教授、中国台湾“中研院”院士。

许倬云先生不仅以其学贯中西的素养享誉海内外学术界,近二十年来他还致力于历史知识的普及工作,力图将历史的现实意义呈现给大众,在中国大陆陆续出版了《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万古江河》等著作,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许倬云
出品人:
页数:250
译者:
出版时间:2013-12
价格:32.80
装帧:
isbn号码:9787213057755
丛书系列:铁葫芦·历史馆
图书标签:
  • 历史 
  • 许倬云 
  • 中西比较 
  • 文化 
  • 中西对照 
  • 中国 
  • 東西文化交流 
  • 社会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为什么中国走向大一统,欧洲发展出列国并立的局面?

★16世纪以来,面对西方,中国为何无力招架?

★中华文明的复兴,机遇何在?

史学大家许倬云先生从全球大历史的视角,以两条主线分别勾勒出东西方文明发展的路线图:两者长期以来平行发展,也存在各自发展的“峰与谷”及转折点;最终,中国形成大一统国家,欧洲走向了列国并立,直至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明清以来中国一落千丈,欧洲人则发现新大陆,开启了以工业革命为基础的现代文明。从此以后,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中国人只能扮演追随者的角色。

本书从地理环境、社会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以两相对照的方式剖析了两者的成败因缘,并指明了中华文明复兴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1957年,经胡适先生四次努力争取,时任中研院史语所助理研究员的许倬云,获得纽约华侨徐铭信提供的1500美元奖学金,赴芝加哥大学攻读历史学博士。1962年3月2日,许先生学成返台当日,恰逢胡先生出殡。他赶到南港中研院送先生最后一程,因为先天不良于行,只能送到山下,内心百...  

评分

看完之后,对于欧洲古代历史更为了解了。 在我看来,现代的欧洲是起初是受到了来自西亚和非洲的移民,因为这些人是外来人,他们要想在此地拥有自己的土地就必须选择战争,以武力争夺地盘,就如同我下坝人流传的那样,早在很多年前,我们的祖先迁至至此,没有地盘,没有房屋,...  

评分

评分

当“地球村”这个概念走进寻常百姓家的时候,“跨文化”便从曾经门可罗雀的学科渐渐变成普罗大众。在“跨文化”的学科分之之下,有“跨文化交流”、“跨文化研究”、“跨文化传播”等等,宗其所言,“跨文化”是全球一体化的必然,如何在异域文化中求同存异,互相尊重,并且实...  

评分

近年来,我注意到有一股思想的浊流在中国社会中肆虐,旨在抬高西方贬低中国,诋毁、弃绝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虽然中华文明客观上在几十年内基本祸害殆尽,但存在于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主观上的依附感尚还存在。这使得中华文明的复兴尚存一丝生机。但若被这浊流得逞,则我五千年中...  

用户评价

评分

竟然读不下去

评分

与其说是对照,不如说是一部错失历史机遇的深刻自省之书啊。

评分

中西文明为何有这样的不同,为何一个一统一个分裂,一个内敛一个外扩?许倬云在政治、经济、文化层面上做的对比,在根本上似乎可以归结到地理层面上的区别。通过对比而对中西文明都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是很好的一本简明历史读物。

评分

中西文明的演进和差异,可见一斑。

评分

备受好评的《许倬云说历史》系列保持着每年一部出版,虽不是严肃的学术著作,但对历史爱好者来说,由严肃的学术者来写这样的书是最好的选择。三年前看过许倬云《我者与他者》,与这部《中西文明的对照》架构和内容相似,前者是正儿八经的学术论文和讲稿合集,读起来会显生涩,后者就容易得多,而且不会感觉到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不得不承认,这是我喜欢的方式之一。中古以前的历史,中西各有闪光点,西方的希腊-罗马文化体系,东方的春秋战国-汉文化体系,都是当时世界的最前端。再往后很多世纪,可以理解为“劣币驱逐良币”。是的,“优胜劣汰”并不总是符合事实,我一直持怀疑态度。到了近代,就是欧洲主导了,所谓的“文艺复兴”,简单地说就是复的希腊-罗马文化体系的兴,虽谈不上独到,但我确实是从许这里学习到的。许倬云是王力宏的舅爷爷来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