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E.M. 齐奥朗(Emile Michel Cioran,1911~1995年),法籍罗马尼亚哲学家、随笔作家,以罗马尼亚文和法文写作,主要著作有:《在绝望之巅》、《眼泪与圣徒》、《解体概要》、《苦涩三段论》、《存在的诱惑》、《历史与乌托邦》、《恶之造物主》和《赞赏练习》。
译者简介
沙湄:哲学博士,专攻基督教艺术、东正教神学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系荣誉研究员、《天南》杂志执行主编。
罗马尼亚,1930年代中叶,齐奥朗已然是新生代知识分子心目中的明星作家。他长时间泡在一座特兰西瓦尼亚图书馆里孜孜研读圣徒传记。这位当代的圣徒传作者,“梦想”自己是“这些坠落于天堂与地狱之间(圣徒的)年代记编者,他们内心激情的知己,为上帝而失眠者的历史学家”。在尼采《善恶的彼岸》启发之下,齐奥朗“探寻眼泪的起源”。他自问是否圣徒“会是眼泪那苦涩之光的源头”。
本书于1937年首次出版于罗马尼亚。“有谁知道?”他在书中第一段写道,“可以肯定的是,泪水是他们的踪迹。泪水并非透过圣徒进入这个世界,但若没有圣徒,我们就永远不会明白自己是因为渴念失乐园而哭泣。”“一个人是怎样弃绝自己并走上成圣之路的?”这是齐奥朗的疑问,也是《眼泪与圣徒》这部记录的起点。
齐奥朗关注的并非传统圣徒传中因德性而受崇拜的殉道者和英雄,而是以灵性高度著称的神秘主义者,——首先是女性神秘主义者,他们拥有关于上帝的私密知识,导致又一场“绝对在历史中爆发”。他们中的许多人都留下了经典之作,如埃克哈特大师,圣加大利纳·锡耶纳,圣女大德兰和圣十架约翰。
《眼泪与圣徒》是齐奥朗“在朝圣路上半途而废的挣扎记录”。在对宗教与信仰反复的拷问下,齐奥朗完成了对自己的精神放逐。
圣徒,宗教仪式道具。
评分近期看过最好看的书了。诗意的短句子,另类的思维角度,同时在看刘小枫的十字架上的真,看不下去。眼泪与圣徒,不伪善,不矫饰,不是一本简单劝善的好人书,比作者另一本绝望之巅好看,耐读。打破了哲学类书籍晦涩严密的逻辑,这些短句子,像星星,撒在黑夜里,闪闪发光。
评分近期看过最好看的书了。诗意的短句子,另类的思维角度,同时在看刘小枫的十字架上的真,看不下去。眼泪与圣徒,不伪善,不矫饰,不是一本简单劝善的好人书,比作者另一本绝望之巅好看,耐读。打破了哲学类书籍晦涩严密的逻辑,这些短句子,像星星,撒在黑夜里,闪闪发光。
评分虽然很多人对作者本人的评价不一,懦弱也好,大胆也好,我个人认为,给处于怀疑信仰的人们一个共鸣,也给信仰传播者一个警醒,我不是无神论者,我认为信仰在人间,始终处于被利用的状态,这也是人性欲望所决定的,文字中能找到共鸣,虽然作者的文字带着肯定的语调嘲讽了一些现...
评分为了想看到这本书,注册了“豆瓣”,结果折腾两个小时还没有找到哪里可以看到电子版的“眼泪与圣徒”,,,真心不明白为什么?真心不明白为什么?真心不明白为什么?真心不明白为什么?真心不明白为什么?(老大提示:我的评论太短,可是没看怎么评论呢)
《解体概要》之后读的第二本齐奥朗,依旧是简短警策的箴言式写作,反圣徒、反苦难、反殉道、反宗教、甚至反上帝的渎神之论比比皆是,尖刻毒辣,读起来大呼过瘾。种种暧昧不明与自相矛盾之间,自有一种迷人之处,更可见齐奥朗在信与不信之间的挣扎与摇摆。关于音乐、绘画、诗歌、哲学的精辟论点穿插其中,显见其博学与鉴赏力的高妙之处。要为这本书专门做一个抄读笔记才行。
评分没当年读《解体概要》来的震撼,神秘主义到可恐……“时间是一种慰藉,可是意识挫败了时间。” 就这句印象最深
评分这只是一本在崇高放大词语上的连线游戏,参与者还有上帝
评分一本渎神的圣书,一本在怀疑、虚无和孤独中挣扎寻求永恒的失败之书。翻译和装桢恐怕都是多年来难得一见佳品。Cioran在法国应该已经是可以做博士论文的思想家了。
评分文字里没有看到太多天赋,只能说读得够多生出的苦涩也自然高级。好在身段够软,暴露伤处强逼距离缩短。看到后来也开始问罪,是谁在制造眼泪,居然夸口救世?看完又觉得还是免了这种平常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