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雪(A.V. Dicey,1835—1922),19世纪英国著名的法学家与史学家,在思想上深受边沁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因精通英国普通法并深谙英国法律史,于1882年被选为牛津大学瓦伊纳英国法讲座(Vinerian Chair)教授。
戴雪的代表著作有:《英宪精义》(1885)、《论冲突法》(1896)、《19世纪英国的法律与公共舆论》(1905)以及《英国反对爱尔兰自治法的理由》(1920)等。其中,《英宪精义》是戴雪获得学术盛名的著作,被公认为了解英国宪法精髓的启蒙读物。
我们时代的《论法的精神》
★ 公共舆论如何左右立法变革?
★ 英国法学名家A.V.戴雪哈佛讲座,启迪国人公共智识
戴雪是一个博学深思的学者。他不但能善于分析事理,以勾取玄要部分,而且能于变异与芜杂的实事之中,抉择主要原理。他本来具有文学的天才,故在他的书中命意遣词,均属匠心独运。
——历史法学派名家 保罗•维诺格拉多夫爵士
(Sir Paul Vinogradoff,1854-1925)
这本书融合了史家与法学家的智慧,它向人们展示了法律形式与条文背后的东西。……这本书就是我们时代的《论法的精神》。
——《泰晤士报》
---------------------------------------------------------------------------------------------------------------
本书为戴雪研究英国法之著名作品。戴雪选取独特角度,研究19世纪英国政治法律变迁与英国各个时期的哲学思潮、舆论思潮之间的深刻关系,是理解19世纪英国政治法律史不可或缺的、充满洞见的著作。本书由12次讲座构成,逐次论述了法律与公共舆论的关系、特点,以及19世纪英国的三个主要立法时期,即托利党主导的立法停滞时期、辉格党主导的边沁主义时期以及19世纪末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下的集体主义立法时期。
经由本书,读者可以了解一个很具代表性的国家及时代,其立法如何较为迅速地体现了社会阶层在不同时期的利益要求和意见,并能初步了解现代社会中立法和思想舆论之间的互动关系。
A.V.Dicey elaborated an argument that public opinion or legislative public opinion in his sense shape the law or legislation in the 19th-century England. He defines three stages of dominating opinion current from Toryism (1760-1830), to Individualism or Ben...
评分A.V.Dicey elaborated an argument that public opinion or legislative public opinion in his sense shape the law or legislation in the 19th-century England. He defines three stages of dominating opinion current from Toryism (1760-1830), to Individualism or Ben...
评分【摘要】1898年,戴雪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开设了一门讲座课程。在接下来的六七年中,他继续在牛津大学讲授这门课,讲座的主体内容、结构框架都保持不变,不过做了一些增补删削。1905年,他将这一系列讲座整理成书稿出版。并有意保留了讲座的形式。著作的题名为: 【刊名】...
评分【摘要】1898年,戴雪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开设了一门讲座课程。在接下来的六七年中,他继续在牛津大学讲授这门课,讲座的主体内容、结构框架都保持不变,不过做了一些增补删削。1905年,他将这一系列讲座整理成书稿出版。并有意保留了讲座的形式。著作的题名为: 【刊名】...
评分来源:北京青年报 ◎郑渝川 在19世纪,两次工业革命一改英国的经济和社会面貌;掌握了更多财富的新兴阶层提出了对旧贵族和教会执掌的各方面权力的分享要求;城市化和工业化深刻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工人运动等社会运动风起云涌;急速提高的生产力还带来了显著的贫困问题...
公共舆论如何影响19世纪的英国立法?
评分思想史、法律史和社会史的合流。思想家如边沁先知先觉,通过立法或修法影响社会的发展。社会专注眼前的现实问题,也给法律施加强有力的直接影响。各种力量都影响到法律,而统一的、相对稳定的法律让各种力量定形。戴雪研究的是十九世纪的英国,看来很适合这种研究方式。换成变革更激烈的国家,社会的力量碾压思想。而如果换成不变的国家,思想又没了用武之地。前者难言法治,后者没必要研究法律史。
评分还可以
评分这本书值得多读几遍,目前一遍读下来只能了解个大概。作者透过公共舆论分析其对英国当时立法的影响,最终推动了妇女地位的改变,降低抑或消除执政者对不同宗教信仰者的歧视与偏见......书中有段“法律”与“道德”的论述让我记忆深刻。大意是:“立法涉及的是多数人以及各个阶层的人,而道德涉及的是个人,法律首要地关注外在行动,间接地、第二位地才关注动机。而道德首要地关注动机与情感,而对行动的关注是间接的、第二位的。因此,功利原则为正当行动”。 说白了,道德这种东西比较虚渺,评判的标准自由度太大,而法律好歹是可见的规范,有利于为增进国家公民福利秩序提供相对确定的标准。
评分这本书值得多读几遍,目前一遍读下来只能了解个大概。作者透过公共舆论分析其对英国当时立法的影响,最终推动了妇女地位的改变,降低抑或消除执政者对不同宗教信仰者的歧视与偏见......书中有段“法律”与“道德”的论述让我记忆深刻。大意是:“立法涉及的是多数人以及各个阶层的人,而道德涉及的是个人,法律首要地关注外在行动,间接地、第二位地才关注动机。而道德首要地关注动机与情感,而对行动的关注是间接的、第二位的。因此,功利原则为正当行动”。 说白了,道德这种东西比较虚渺,评判的标准自由度太大,而法律好歹是可见的规范,有利于为增进国家公民福利秩序提供相对确定的标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