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思:
著名历史学家。1957年生于北京,1982年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炎黄春秋》杂志总编辑。
主要著作有:
《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
2003年《新周刊》年度新锐作品
本书提出了血酬和元规则等概念。所谓血酬,即流血拼命所得的酬报,体现着生命与生存资源的交换关系。从晚清到民国,吃这碗饭的人比产业工人多得多。血酬的价值,取决于所拼抢的东西,这就是“血酬定律”。这个道理很浅显,却可以推出许多惊人的结论。如果再引入一些因素,一层一层地推论下去,还可以解释书中的其他概念,成为贯穿全书的基本逻辑。因此,作者把“血酬定律”当作书名。
血酬定律有三个要点:
一、血酬就是以生命为代价从事暴力掠夺的收益。
二、当血酬大于成本时,暴力掠夺发生。
三、暴力掠夺不创造财富。
根据第一个要点,以生命为代价从事狩猎或挖煤的收益不算血酬。暴力掠夺特指以人类及其所拥有的财富为对象的行为。
根据第二个要点,在暴力掠夺发生时,人类必定权衡成本和收益。成本至少有四类:1、良心。同情心和正义感。2、机会成本。在权衡中,与卖命并列的还有卖力、卖身和卖东西等选项,人们会比较血、汗、身、财的付出与收益。3、人工和物资的消耗。4、暴力对抗带来的风险。无论是暴力镇压,暴力反抗,还是暴力掠夺者之间的竞争,暴力掠夺都要面临一定的伤亡风险。以上四类成本与收益的权衡,每类都能演义出一串历史故事。根据第三个要点,暴力掠夺不创造财富,只能转移财富,这就会引出暴力掠夺者与财富创造者互动的漫长故事。本书对血酬定律作了深入的研究。
吴思的《血酬定律》,我是拿来与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同时读的,所以读过后便有些后悔,当然,也正因为后悔所以才有了本文。之所以这么说,完全是因为后者的学术造诣与宽阔的眼界令前者的作品读起来趣味尽失,在这种对比下,凸现出的是吴思研究力度的欠缺与浮躁的历...
评分我是一个学了历史,却怀着当记者心思的小人物。现如今,历史没学好,记者也没当成,只能偶尔翻阅一些淘来的旧书,假装自己是个爱读书的文化人。真正不学历史了,读的历史方面的书反而多了起来,但每每读过一本,心里都愈发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是个曾经学过历史的人。最近让我...
评分要本质理解三农问题,读《血酬定律》足矣; 要理解中国的官场腐败、司法腐败、商业腐败问题,读《潜规则》、《血酬定律》足矣。
评分有一次,我看到一篇外国人的文章说,中国人还没有真正理解现代文明,因为他们的头脑里没有“脏钱”的概念。这话我可不爱听。这个“没有”到底是语言学意义上的呢,还是实体意义上的呢?中国还没有asshole的概念呢,不代表我们这儿就没混蛋,这只是不同文化里的定义法则...
评分下午突然想着翻起了这本《血酬定律》 很多年前的书了 因为想起了周详千涨潮青那段 周详千是个监生 像如今的知识分子阶层一样 吃喝不愁 而且可能是未来的社稷栋梁 作为红封阶级的一员 却自感土地政策不公 后来聚了堆人 请愿 聚众 被镇压 中间官府有软的有硬的 有大的有小的攻...
作者给人很奇怪的感觉
评分https://book.douban.com/works/1011696
评分原来古代就有临时工,不是现在才有的
评分要是都像这般研究历史,那历史学就完了。但如果没人这样,历史学也完了。中文系写历史的通病。
评分大学某年放假图书馆借的,当时觉得写得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