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球游戏

玻璃球游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德] 赫尔曼·黑塞
出品人:99读书人
页数:498
译者:张佩芬
出版时间:2014-6-1
价格:52.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152414
丛书系列:企鹅经典(精装版)
图书标签:
  • 赫尔曼·黑塞
  • 黑塞
  • 小说
  • 德国
  • 德国文学
  • 外国文学
  • 长篇小说
  • 文学
  • 玻璃球游戏
  • 游戏
  • 哲学
  • 童年
  • 教育
  • 心理
  • 寓言
  • 思考
  • 虚构
  • 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玻璃球游戏》是黑塞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以长篇小说的形式出现,却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它用一系列象征和譬喻编织起一种哲学上的乌托邦设想,虚构了一个发生在二十世纪后未来世界的寓言。

作者简介

赫尔曼·黑塞(Hesse Hermann,1877-1962),原籍德国,1923年入瑞士籍,以后长期在瑞士隐居乡间。他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其代表作《荒原狼》(1927)曾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了一个范例”,获诺贝尔文学奖。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越纯净的东西往往越脆弱,越是复杂矛盾的东西越能长久的存在,这是三岛由纪夫在小说中不断强调的,放在这里进行解读也很恰当。卡斯塔里是智慧乌托邦,在卡斯塔里建成之前,智慧掺在每个人的生活中,人们时而智慧时而愚钝,有时可以摆脱生活琐碎而有时不行。生活与智慧这两者的...  

评分

第一次读完此书大概是在2009年,当时写的短评是这样: “我觉得自己有点类似于德格拉里乌斯。其实这本书让我感觉沉闷,阅读的愉悦感不大,虽然有些段落挺有启发。其实读这本书的这个阶段,我的状态是望着一书店的书想我现在最需要的已经不是这些,我还能从这些书中得到什么呢...  

评分

——读《玻璃球游戏》,一个摘要式的笔记   每次读黑塞,内心都会产生一种渴望,像是被某种精神所感召,严肃、平静。   《玻璃球游戏》:并非倾心于黑塞笔下的大师们谦和温驯、宽厚正直的人格魅力,而是对那个虚幻式的“卡斯塔里”中所充溢的天性、顺从...  

评分

题目完全不矛盾,毫无疑问,这是黑塞最杰出,最优秀,最能体现其个人思想的一本书了。黑塞在中国出过的作品我业已读完,因此也就借这本书的宝地来说说黑塞。关于黑塞,他似乎执着的在写两个主题,一个是无限的追求自我,一个是理想世界与世俗世界的冲突和相互妥协。无论是荒...  

评分

题目完全不矛盾,毫无疑问,这是黑塞最杰出,最优秀,最能体现其个人思想的一本书了。黑塞在中国出过的作品我业已读完,因此也就借这本书的宝地来说说黑塞。关于黑塞,他似乎执着的在写两个主题,一个是无限的追求自我,一个是理想世界与世俗世界的冲突和相互妥协。无论是荒...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是我这半年来看过最让我惊喜的一本书了。实在太喜欢黑塞了。首先,这本书的结构简直放在当代也够先锋意识了,用一种论证的思辨方式来书写;其次,语言带着强烈的哲学和美学背景,再次,我十分喜欢黑塞能够将一切“主义”进行拆解和辩证,将我厌恶的精英主义用更人道的方式来进行剖析,克内希特的生活轨迹也说明了黑塞从尼采超人意识到一个更人道主义的方式的转变,而且将一切尴尬和野心也归于舒适的位置了。同时,我还佩服黑塞不仅知识量够,而且感受也强,感悟力能够细腻到细腻之后。唯一让我觉得尴尬的是,他知识量实在太大,导致我读的时候不是很顺。我一定要再读一遍。

评分

黑塞晚年最经典的小说

评分

过于理想就会显得浪漫了。这是黑塞最后一部作品,但却是其主要作品中我能学到东西最少的,也许是我吃的不透,感觉故事性不强,收放不够自如。

评分

这是我这半年来看过最让我惊喜的一本书了。实在太喜欢黑塞了。首先,这本书的结构简直放在当代也够先锋意识了,用一种论证的思辨方式来书写;其次,语言带着强烈的哲学和美学背景,再次,我十分喜欢黑塞能够将一切“主义”进行拆解和辩证,将我厌恶的精英主义用更人道的方式来进行剖析,克内希特的生活轨迹也说明了黑塞从尼采超人意识到一个更人道主义的方式的转变,而且将一切尴尬和野心也归于舒适的位置了。同时,我还佩服黑塞不仅知识量够,而且感受也强,感悟力能够细腻到细腻之后。唯一让我觉得尴尬的是,他知识量实在太大,导致我读的时候不是很顺。我一定要再读一遍。

评分

大概是黑塞之旅的最后一程了。黑塞有让人敏感的力量,使人与生活都变得层叠、复杂,却又总在最后归一,这也是黑塞最核心的思想之一。和其他主角不一样的是,克内希特并没有绕食色欲的弯路,几乎是直线地成长、进入不同的价值观的差异对比中,孰优孰劣也更多地交给了读者定夺。最后的三篇传记值得重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