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社会学 查尔斯·蒂利 历史社会学 美国 蒂利 文化 政治学 社会
发表于2025-01-27
为什么?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蒂利并不关注理由的真假,他的研究焦点落在理由、行动和关系三者直接的互动关系上。换言之,在社会互动过程中,理由并不必然属实,但必须与情境相符,人们之所以寻找理由更多是为了开创、确认、维护和重建关系
评分蒂利此书详述原因之原因,分为惯例、故事、准则和专业表述四大部分。在解读古人信札方面也很实用。正像作者在结尾处所说,整本书就是一个“高超的故事”。钧鹏的译笔晓畅,读来齿间留芳,毫无钝涩之感,偶尔出现的成语意译给译文添彩,也让我怀疑自己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
评分#其实是 推荐Smoky的译后记的
评分蒂利并不关注理由的真假,他的研究焦点落在理由、行动和关系三者直接的互动关系上。换言之,在社会互动过程中,理由并不必然属实,但必须与情境相符,人们之所以寻找理由更多是为了开创、确认、维护和重建关系
评分翻译还可在细处润色。建议先读极其出色的译后记再读正文,才能理解此书在蒂利学术图景中所处的地位。粗略而言所谓agency-structure,能动/关系/情境与外生/结构/规律等的二元冲突与融合可谓美国社会学/社会学理论/社会科学界的一条重要主线,中间混乱、误伤、曲折与反复自不必言,非经多年涉猎和思考不能摸清脉络。蒂利所提机制、事件、剧目、表演等理论,窃以为皆有意超越这一论辩,将社会科学本体论及方法论改造,焦点不再是某个理论立场或学科门派,而是以兼顾了规律和文化的行为模式为视角、融合了外生给定的具体事件和情境为材料、积累了历史与变迁经验的当代问题为导向的研究与思考。举凡大学者晚年或许都有种大智若愚、蓦然回首的感觉,看山还是山,好基友塔罗的Strangers at the Gates也是如此。
作者:查尔斯•蒂利(Charles Tilly)(1929-2008)是20世纪下半叶和21世纪初世界最杰出的社会科学家之一,被誉为“21世纪社会学之父”、“美国最多产、最有趣的社会学家”。蒂利于1950年本科毕业于哈佛大学,1958年获哈佛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并曾求学 于英国牛津大学和法国西部天主教大学。先后任教于特拉华大学、哈佛大学、多伦多大学、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新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生前为哥伦比亚大学约瑟夫•L. 伯滕威泽社会科学讲席教授,在社会学、政治学与历史学三系同时任教。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人文与科学院、美国哲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社会学研究学会、比较研究学会特约会员,密歇根大学、多伦多大学、巴黎政治学院、鹿特丹大学、日内瓦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魁北克大学、克里特大学等校荣誉博士,并获法国棕榈叶教育骑士勋章、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阿尔伯特•O. 赫希曼奖、美国社会学会终身成就奖、国际政治学会卡尔•多伊奇奖以及美国社会学会、社会问题学会和美国政治学会民主化专业委员会的年度最佳著作奖等荣誉。蒂利的研究集中于宏观社会变迁与抗争政治(尤其是1500年以降的欧洲),一生出版了五十多部学术著作,发表了六百多篇学术论文和评论。他的《从动员到革命》被美国社会学会选为1970–1995年最具影响的十七部著作之一,《从动员到革命》和《斗争的动力》均跻身社会学史上引用率最高的著作。蒂利被广泛视为历史社会学和抗争政治研究的奠基人。
译者:李钧鹏,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候选人。曾任《社会力》(Social Forces)副主编,现任《民族与民族主义研究》(Studies in Ethnicity and Nationalism)编委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抗争政治、知识分子和历史社会科学。曾获国际社会学会世界青年社会学家奖,中英文文章刊于《社会学研究》、《读书》、Politics and Religion等刊物。
《为什么?》是一本关于我们所给定的理由以及这些理由如何给定的书。它考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给出的理由如何取决于社会关系,并反过来构建社会关系。本书以简易平实的风格探讨了人们如何通过不同的理由来确认、建立、协商、修复或终止与他人的关系。
蒂利考察了人们所给出的大量不同类型的原 因。例如,他描述了一个空中交通管制员如何根据说话对象的转换,以不同方式解释两架飞机的几近失踪:对于在鸡尾酒会上碰到的熟人,他可能以一种无所谓的口吻说“这种事三天两头都会发生”,或对已曝光的事件天马行空、侃侃而谈;对于工作中的同事,他会试着做出一番、更专业的解释;而在给部门领导的正式报告中,他会提供一套细针密缕、字斟句酌的解释。
蒂利指出,理由可以分为四种:
惯例:“不好意思,我把咖啡打翻了;我真是一个傻蛋。”
故事:“我的朋友背叛了我,因为她妒忌我的姐姐。”
专业表述:“点火装置的短路造成了发动机转子的失灵。”
准则:“按照第369条法规,我们不能交出档案。”
为了阐明这一论题,蒂利描述了不同的人如何对九一一袭击给出不同的理由。他还考察了那些给出一种原因的人如何经常将其转换为另一种原因。例如,一个医生可能使用生物化学的专业语言来理解一种病症,但在对生物化学一无所知的病人面前,他会求助于惯例和故事。
全书随处可见关于(包括作者本人的)日常生活体验的精彩轶事。《为什么?》告诉我们,故事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译者是蒂利正式指导过的最后一位学生。接触虽短,见到为蒂利作品的引进,耗费心血,译文谨严,行事谦退。实可敬重。书稿由前辈编辑编校,老成律则,受益良多。
——————————————————————————
郭于华、沈原、唐世平、汪晖、郑也夫推荐
本书辨析了一个重要却鲜为研究的现象:日常生活中理由的给定。更为重要的是,它令人信服地阐明了微观社会互动如何促成宏观社会结构。
——郭于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本书作者蒂利,以研究宏观历史变迁闻名于世,本书却显示出他洞悉微观的功力。
——沈原(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蒂利是过去20-30年间最有影响的社会学家之一。
——唐世平(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
人是行动常常需要理由的动物——作者不仅提出了这一精彩的命题,并且做了出色的解答。
——郑也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拿到书后只翻了几页,我就知道我可能买错书了,不仔细看的话根本看不懂。不过还好,还在可学范围内,慢慢啃吧。 书中说了4种理由的分类(因为人做事都是需要理由的,无论是给别人的还是给自己的):惯例,故事,准则,专业表述,和它们的一般用法,还有它们使用的...
评分周濂老师发表于:2014.8.17《东方早报》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4/8/17/1176937.shtml 人天生求理解,凡事总要问个为什么。 小时候我们拉住父母问为什么天是蓝的、草是绿的,弟弟的苹果比我的大?稍大一点,我们问为什么水会结冰,恐龙会灭绝,漂亮...
评分 评分 评分周濂老师发表于:2014.8.17《东方早报》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4/8/17/1176937.shtml 人天生求理解,凡事总要问个为什么。 小时候我们拉住父母问为什么天是蓝的、草是绿的,弟弟的苹果比我的大?稍大一点,我们问为什么水会结冰,恐龙会灭绝,漂亮...
为什么?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