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种子不死

如果种子不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安德烈•纪德(1869—1951)是法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法国乃至整个现代西方文学史、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因其“内容广博和艺术意味深长的作品——这些作品以对真理的大无畏的热爱,以锐敏的心理洞察力表现了人类的问题与处境”而荣获194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他整整一生,就是长长一系列介入与解除介入的过程。他一贯忠于的唯一教条,就是拒绝接受任何教条……他始终宣扬的,就是他既从蒙田又从歌德那里受到启迪的明智。除了他引以为憾的短期介入政治之外,他只想做一名艺术家,也就是要给思想提供一个完美的形式,做一个以此为唯一职业的人。作者角色是修建一处住所;而占据这个住所的,则是读者。纪德便是这样的人。

——莫洛亚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法] 安德烈·纪德
出品人:
页数:288
译者:罗国林
出版时间:2014-7
价格:3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765287
丛书系列:纪德文集(精装)
图书标签:
  • 纪德 
  • 自传 
  • 法国 
  • 安德烈·纪德 
  • 法国文学 
  • 传记 
  • 外国文学 
  • 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安德烈•纪德(1869—1951)是法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法国乃至整个现代西方文学史、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因其“内容广博和艺术意味深长的作品——这些作品以对真理的大无畏的热爱,以锐敏的心理洞察力表现了人类的问题与处境”而荣获194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如果种子不死》是纪德享誉世界的自传作品,书名典出《圣经•约翰福音》:“耶稣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掉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纪德取其作为书名,是反其道而用之,坚持做“仍旧是一粒”的那颗独一无二的种子。纪德的自传是一部艺术品,或者说是一位青年艺术家的真实画像。他以令人震惊的真诚、坦率以及激情,毫无遮掩地描绘出一位空前敏感、矛盾而又多变的作家和艺术家的成长经历,尤其是心路历程,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自传之一。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1.《如果种子不死》,安德烈·纪德(Andre Gide, 1869-1951)的自传。纪德是法国文学的重要人物,194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同性恋权利捍卫者。 2. 这本书写于1925年左右,讲述了纪德从童年至青年(26岁左右)的忧郁、羸弱、敏感、困惑、焦虑、矛盾、固执、觉醒、直接与纯粹。全书...

评分

1.《如果种子不死》,安德烈·纪德(Andre Gide, 1869-1951)的自传。纪德是法国文学的重要人物,194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同性恋权利捍卫者。 2. 这本书写于1925年左右,讲述了纪德从童年至青年(26岁左右)的忧郁、羸弱、敏感、困惑、焦虑、矛盾、固执、觉醒、直接与纯粹。全书...

评分

评分

看到书名的时候,我想起北岛为纪念熊秉明先生的逝世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如果天空不死》。“如果天空不死”是熊秉明先生的一首诗作的结尾,正如北岛所说:“这句诗其实有种悖论式的紧张:说来年轻时候的天空是不死的,但虚拟语气对此提出了质疑,那正是青春期的困惑。”这本...  

评分

近两年在我心里走得最深的作家,是纪徳。我经常看着书架上排好的书脊发呆,有几个名字占了大半江山,他们之中有黑塞,有三岛,有伍尔夫,有马尔克斯,有哈代。这些名字被传颂过度,以至于听起来通俗,但它们本身却远在通俗的另一端。人们老说“眼见为真”(seeing is believing...  

用户评价

评分

纪德#一夜五次郎

评分

以前曾尝试读过《人间食粮》,可完全读不懂,仿佛在读一本莫名其妙的游记一样(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火车卧铺上就着Kindle读的缘故)。现在花了一天时间读完此书,前五分之三大段大段的环境与人物描写让我头晕脑胀,只能跳读;直到从下卷开始,才渐渐读出味来。 此书读得一点儿都不轻松,而且觉得太啰嗦,即使是下卷精读的情况下,也没有期待的震撼或回味。 也许纪德作品的风格真的不适合我。

评分

因为番红花的讨论而去读了这本。

评分

“爱玛妞”?翻译得很形象。

评分

一个艺术家真诚的自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