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结论很简单,各种学习方法中或多或少地都提到过。 但本书不止是给出结论,更多的是实验日记,包括了如何设计实验、实验过程、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过程。 对于记忆这种高级活动,实验设计在早期研究中本身就是困难的,本书独树一帜,使用无意义音节组,量化记忆成本来讨论记忆的获得和遗忘的关系。 特别是第九章的实验设计,让人眼前一亮,将无意义项的相对顺序相同的组作为实验材料,得出了记忆中的项是以单向网的形式存在的,根据连结强度不同造成浮现的先后差别。
评分研究记忆的实验过程,我最希望看到的是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的应用,所以几分钟翻完了,最后几页才值得一看。仅此而已。
评分只要知道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就行。看最后总结即可。人的记忆有短时记忆和长期记忆,易理解的,识记材料少的效果更好。记忆会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需要定时复习。8个复习阶段5分,30分,12时,1天,4天,7天,15天。复习时诵读次数增加,复习次数增加,音节组变短都有利于记忆。不必深究其它了。209
评分理论多 原谅我看不懂 助眠吧
评分1、遗忘率随时间的流逝而先快后慢,特别是在刚刚识记的短时间里,遗忘最快(20分钟剩58.2%)。2、有人分组做过实验,学习后不复习一周后只剩13%,按遗忘曲线规律复习,一周后保持86%。3、宋鸿兵的方法是一段时间(两个月)只学习一个项目的东西,建立体系的同时其实也是在不断复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