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语际实践

跨语际实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刘禾
出品人:
页数:413
译者:宋伟杰等
出版时间:2014-8-1
价格:CNY 65.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50885
丛书系列:刘禾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刘禾
  • 文学理论
  • 文学研究
  • 思想史
  • 近代中国思想与文化
  • 语言学
  • 现代文学
  • 文化
  • 跨语际实践
  • 语言实践
  • 跨语言沟通
  • 多语种使用
  • 语言习得
  • 社会互动
  • 文化适应
  • 翻译实践
  • 语言教学
  • 语用能力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跨语际实践的研究重心并不是技术意义上的翻译,而是翻译的历史条件,以及由不同语言间最初的接触而引发的话语实践。本书所要考察的是新词语、新意义和新话语兴起、代谢,并在本国语言中获得合法性的过程。 本书从跨语际实践的视角,通过复原语言实践中各种历史关系赖以呈现的场所,分别考察了翻译中生成的现代性的不同层面,以期重新思考东西方之间跨文化诠释和语言中介形式的可能性。

作者简介

刘禾,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终身人文讲席教授,执教于东亚系和比较文学与社会研究所。1997年获美国学界,艺术界最高荣誉之一的古根汉奖。主要英文专著有Translingual Practice(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5),Tokens of Exchange(编著,杜克大学出版社,1999),The Clash of Empires(哈佛大学出版社,2004);中文著作有:《语际书写》(上海三联书店,1999)等。

目录信息


第一章 导论:跨文化研究中的语言问题
等值关系的喻说,东方与西方
如何翻译差异——矛盾的修辞
旅行理论与后殖民批判
主方语言与客方语言
历史变迁论:新词与话语史
Ⅰ 国族与个人之问
第二章 国民性话语质疑
国民性的神话
鲁迅与阿瑟·斯密思
翻泽国民性
跨语际写作的主体:《阿Q正传》的叙述人
第三章 个人主义话语
作为意义之源的主方语言
民国初年关于个人主义的论辩
Ⅱ 跨语际表述模式
第四章 “经济人”与小说写实主义问题
解读《骆驼祥子》
第五章 欲望的叙事:关于现实与梦幻
重构真实与虚幻的界限
魔幻如何被心理化
真实界的幻影
第六章 第一人称写作的指示功能
屈折语形态中人称的指示功能
男性欲望和阶级叙事的指示功能
忏悔之音
女性的自我言说
Ⅲ 国族建构与文化建构
第七章 作为合法性话语的文学批评
国族文学与世界文学
性别与批评
女性身体与民族主义话请:重读《生死场》
第八章 《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制作
1930年代的出版业与激进主义文学
赵家璧与良友图书公司
《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编纂
经典、理论与合法化
第九章 反思文化与国粹
关于《国粹学报》
关于《学衡》
附录
A.源自早期传教士汉语文本的新词及其流传途径
B.现代汉语的中-日-欧借贷词
C.现代汉语的中-日借贷词
D.回归的书写形式借贷词:现代汉语中源自古汉语的日本“汉字”词语
E.源自现代日语的后缀前缀复合词采样
F.源自英语、法语、德语的汉语音译词
G.源自俄语的汉语音译词
文献目录
再版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When “Western” and Chinese scholars were obsessed with whether the Ming-Qing China had “the” modernity, or “a” different modernity (e.g., the impact-response debates initiated by Fairbank and Levenson, the public sphere discussion based on Habermas wi...  

评分

评分

我在本书提出“跨语际实践”的概念,目的在于重新思考东西方之间跨文化诠释和语言文字的交往形式究竟有哪些可能性。 ——《跨语际实践》 东西方之间的关系,旧有的说法大概是这几种 1.影响与被影响。西方的入侵一方面使东方经受了沉重的灾难,另一方面也让东方有了发展和进步的...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导论很好

评分

导论很好

评分

很复杂的一本书。 从司空见惯的观点——中国的现代性的发现是被西方观点压抑的——出发,论及翻译语言的转变,国民性,个人性,小说表述模式(自由间接引语(或谓人称的叙事视角),欲望叙事(心理视角)),女性主义批评,语言学。 内容复杂,但是同多数译本理论书不同,文中解读的文本来自于现代文学的经典文本,因而可读性大大增强。唯一的问题还是翻译语言的冗长,以及自造词的读解不确定性。 又,因为关于翻译语言采用材料的不可靠性,稍微降低了本书的可信程度。

评分

好几次看了,读得艰难????

评分

2018.11.5 阴 HGX106 虽然拖了很久,总算也细读一过,每章都能被那些充满洞见的思考与标志性疑问(虽然许多都引而不发)搞得兴奋又抓狂,但着实把许多习焉不察的问题本身也给问题化,并呈现出各个层面丰富的复杂性(P89:话语实践、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各种概念和范畴的运作,就不能不上升到理论研究的第一位。不然的话,知识将永远跟我们捉迷藏)。so…不管王彬彬他们怎么用一套话语指责刘禾是“对着鸡牛的影子都使出浑身解数地砍杀一番”,我觉得这些诛心之论并不能掩饰这本书在同辈学友间的探讨与流传,后天就要在课上批评一番,但愿我不要说出太多跪舔的话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