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曼(Thomas Mann,1875-1955),德国作家,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894年发表处女作《堕落》。1901年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问世,奠定他在文坛的地位。以后发表《特里斯坦》(1903)、《托尼奥·克勒格尔》(1903)和《威尼斯之死》(1912)等。1924年因表长篇小说《魔山》闻名全球。1930年发表中篇《马奥与魔术师》。1939年发长篇《约瑟夫和他的兄弟们》的前三部以及《绿蒂魏玛》等。1947年长篇小说《浮士德博士》问世。1955年8月12日,在80寿辰后,结束了他“史诗性的,而非戏剧性的生命”。
1929年,由于他在文学艺术领域的杰出贡献“主要是由于伟大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它作为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的地位一年比一年巩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这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曼的代表作。小说以一个疗养院为中心,描写了欧洲许多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人物,其中有普鲁士军官、俄国贵妇人、荷兰殖民者、天主教徒……他们都是社会的寄生虫。整个疗养院弥漫着病态的、垂死的气氛,象征着资本主义文明的没落。作品通过人物之间的思想冲突,揭示出颓废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血缘关系。
可能是我联系实际能力太弱,倒没有很明显地感受到它和法西斯主义的血缘关系,更像是自我拷问沉沦史。主人公一上山,那意大利老唠叨就说了句真理,别以为这里是五千米的高山,实际上是万丈深渊。就像传说中的地狱,吃好喝好姑娘大把,骄奢淫逸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寻...
评分托马斯曼这部作品写于上个世纪初,一战爆发的时代,但是隔了一百年读来,却恍然觉得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寓言。所谓的魔山,是位于阿尔卑斯高山上的一座疗养院,来这里休养的都是欧洲各地的体面人士,这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生活安逸,有一日五餐均衡营养的饮食,有不断关心你...
评分 评分托马斯曼这部作品写于上个世纪初,一战爆发的时代,但是隔了一百年读来,却恍然觉得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寓言。所谓的魔山,是位于阿尔卑斯高山上的一座疗养院,来这里休养的都是欧洲各地的体面人士,这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生活安逸,有一日五餐均衡营养的饮食,有不断关心你...
评分都舍不得一口气读完
评分魔山美丽,神秘,与世隔绝。小心不要误入魔山,那里没有时间的向前,唯有日复一日永无止境的重复,最后是平静的死亡。但我周围的人几乎都活在魔山。
评分沿着生命的轨迹,刻画着浓重自传色彩的文字,把虚无胶着的约阿希姆矛盾的灵魂再次投射在了读者眼前。兄弟两人本就二位一体,如同纳夫塔与塞特姆布里尼,原型则是二元悖论,相斥相吸少了谁都无法独活。正当盛年的曼以时间为引,构建了一个衣食无虞却时刻遭逢死亡威胁的异形乌托邦。时间与气候完全失序,也不好说是谁搅乱了谁。就是在这样一个闭塞紊乱的世外桃源里,人们仿佛重获了自我的主权,将宗教、哲学、政治、生命奥秘、心理学乃至世间万物,都掌控在唇齿吐露的意识里。还有一如既往地对音乐的迷恋,对歌德的崇拜,以及残留的用舌头剔臼齿的深刻早年记忆。从日渐没落的彷徨,到相互碾压的无奈,直至终篇祈盼复兴的谵妄。以四分之一个世纪为单位,托马斯在人生的三个重要阶段分别贡献了旷世奇作。一世人便是一部史诗。杨武能先生译笔美妙功德无量。
评分要是能读懂下册估计我也就差不多了
评分“我们都有当个病人的天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