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正文4篇、附录3篇构成,其中2014年新作3篇。全书从古代中国文化、哲学的源头出发,揭示所谓巫史传统,进而讨论巫对中国“大传统”的影响,形成了礼,礼的发展则生发出仁,巫与“小传统”的结合,则形成时至今日尚存的巫术,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内在里路进行了系统化地阐释。
李泽厚——高扬人的主体性,倡导美学热。 古代中国,儒家的礼仪可以替代宗教的功能。巫术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礼仪。 在西方,巫术分流出了两个部分,发展成了科学和宗教。 在中国,巫术却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礼仪。——礼仪之邦。 远古时期的巫术,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规矩,...
评分由几篇年代跨越相当久的文章组成,但中心主题很明确,就是中国哲学的巫史传统。书名前一句“由巫到礼”说的是周公,后半句“释礼归仁”说的是孔子。和陈来先生的《中国古代宗教与伦理》相辅相成,建议先看陈来先生的书再读此书。此本乍看之下简直就是陈来书的缩略简化版,因为...
评分李泽厚——高扬人的主体性,倡导美学热。 古代中国,儒家的礼仪可以替代宗教的功能。巫术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礼仪。 在西方,巫术分流出了两个部分,发展成了科学和宗教。 在中国,巫术却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礼仪。——礼仪之邦。 远古时期的巫术,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规矩,...
评分由几篇年代跨越相当久的文章组成,但中心主题很明确,就是中国哲学的巫史传统。书名前一句“由巫到礼”说的是周公,后半句“释礼归仁”说的是孔子。和陈来先生的《中国古代宗教与伦理》相辅相成,建议先看陈来先生的书再读此书。此本乍看之下简直就是陈来书的缩略简化版,因为...
评分由几篇年代跨越相当久的文章组成,但中心主题很明确,就是中国哲学的巫史传统。书名前一句“由巫到礼”说的是周公,后半句“释礼归仁”说的是孔子。和陈来先生的《中国古代宗教与伦理》相辅相成,建议先看陈来先生的书再读此书。此本乍看之下简直就是陈来书的缩略简化版,因为...
论据偏单薄,但部分思路很有启发
评分就是不想看诺齐克啊。
评分李认为上古的“巫”传统在经过理性化、建制化成为“礼”制度,并在孔子那里进一步发展和“情”连接,导致了中国思想传统中“一个世界”的此世性,而同时由于巫文化的遗留,又使日常带有神圣性。有趣的猜想,对文学研究应该格外有启发。
评分基本还是围绕一个问题反复阐述,事实上国内学者二十多年以来有关这一方面的著作不少,不知李氏是没看到还是视而不见。自然,八个字总结的很好。
评分该书主要内容讲,中国的巫史传统经周公“制礼作乐”实现由巫到礼的外部合理性以及经孔子在人性层面的阐释实现释礼归仁的内部合理性的过程,并在此叙述过程中比对了中西方的不同点。中国文化讲求天、地、人的三足之势,具有相当开放性和灵活性,人民心目中没有具体的至高无上的神,崇尚实践精神,具有浓厚的功利性色彩;而在信仰基督教的西方文化中,基督和人世是两个世界,基督教教义是固定的、神圣的,是排他的。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在“礼”、“德”等传统文化观念的演变发展下,传统文化何去何从?新世纪里中西文化会发生哪些可能的碰撞?未来的文化出口在哪儿?等等一些问题,都给人许多启发与深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