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朋,台湾大学历史学博士,“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博士后,曾在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兼任讲师,现任台湾东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饮食文化史、医疗文化史、博物学史、本草学史、社会史、中国社会史。
粥可能是很多现代人的早餐选择,我们可曾想过古时的人们吃什么呢?从什么时候开始吃粥的呢?古时使用怎样的方法处理谷物的外壳,又是如何烹调的呢?什么样的人选择吃粥,吃粥是否代表某种身份呢?吃粥养生是古来就有的说法么?“粥”又与“清淡”何干?《粥的历史》描述的是粥的历史,反映的是这种食物有关的文化现象。作为个案研究的主题,粥这样的食物,可以反映我们身处的文化中人们与食物的互动关系。从粮食的种类到食物的烹调,再到食物形象的赋予,历史上的粥从来就不是一碗水米混融而已。粥的历史,包涵的是人们的生活经验、心态情感,甚至是对健康生命的护卫与渴求。粥的本体是无情之物,但它碰上的确实有情之人,而属于粥的文化则正在这场遇合中现身。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蛮好的题目,但文笔什么的都很一般
评分我爱粥呀。可惜写的好浅,好涣散。远远没有我心中期待的那种写法。
评分作者学术条件其实不错,话题也不错,却写成这样,实在暴殄天物。前半部分介绍了一些粮食和器物的考证,一看就是逯耀东的学生;后半部分谈粥与养生的关系,一看就是李贞德的学生。通篇学生腔,没见识没感受,好在文字算浅白通顺,否则只能给一星。居然说鱼的中间最好吃,扯淡!鱼嘴巴下面那点才最好吃!唯一一点价值,谈到马王堆医书里,用粥来治肛门瘙痒和蜥蜴咬伤的方子。
评分作者在碩論《兩宋的「尚醫士人」與「儒醫」─兼論其在金元的流變》中達到了自己目前為止的學術巔峰。
评分蛮好的题目,但文笔什么的都很一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