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的注視下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約瑟夫·康拉德 小說 康拉德 英國文學 英國 外國文學 長篇小說 譯本
發表於2025-04-29
在西方的注視下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2019年第15本
評分寫的不那麼好
評分No.111|“陀氏相信俄羅斯終將剋服‘西方目光’帶來的種種擠壓,他把救贖的希望放在俄羅斯自身傳統、尤其是東正教精神上,為此不惜對作品結尾進行瞭‘降神’式的處理,而《在西方目光下》不僅基本懸置瞭《罪與罰》中最重要的宗教主題,更對衝突的最終解決提齣瞭質疑。作為一個帶著懷疑目光的跨界旅行者,康拉德得以避開狹隘的民族與地域主義,但與此同時,‘無根’也意味著無法與世界建立任何有效的聯係。某種程度上,《在西方目光下》對‘俄羅斯靈魂’的追蹤和作傢對自己個人記憶、身份的捕捉一樣,不斷接近又不斷脫手。在嘲諷沒有親人關愛的拉祖莫夫試圖抓住‘俄羅斯’作為最後的身份標記的同時,康拉德不能不麵對自己更為徹底的無處著力:‘他活在世上就像一個人在深海裏遊泳一樣孤獨。’ ”
評分康拉德的文字細膩頗有畫麵感,以局外人身份講述革命與背叛、告密與懺悔的俄國故事。
評分很難說它是減配「群魔」,不公正。但確實呈現齣一種降維,故事就是第一部分而已。祖拉斯基呈現瞭西方派和斯拉夫派的對話,斯拉夫派勝利但導緻瞭主人公的覆滅。可見康拉德絕對不欣賞陀思妥耶夫斯基,同時對於革命者形象太過完美,顯得單薄,這點可以參考「工人捨維廖夫」,過於完美光輝帶來不真實感,作者好惡太明顯,但描寫依舊精彩,意識流的契訶夫加上安德烈耶夫的超人,最後迴歸屠格涅夫和赫爾岑的歐州派,又具有別爾嘉耶夫的聖愚,很豐富。
約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1857—1924),波蘭裔英國作傢,父母早亡,曾在英國商船上擔任水手、船長,在海上生活近二十年,到過南美、非洲、東南亞等地。康拉德在英國文學史上有突齣的地位,盡管英語並非他的母語。他的作品根據題材可分為航海小說、叢林小說和社會政治小說。本書所錄《黑暗的心》和《吉姆爺》乃是他的叢林小說的代錶作。
推薦
《在西方的注視下(精)》齣版於1911年,題材和約瑟夫·康拉德的另一部小說《特務》相近,描寫革命和無政府主義。小說齣版後在英國反響平平,而在俄國受到關注。因為該書情節富於俄國色彩。主角拉祖莫夫是聖彼得堡大學的學生,為保護自己,把到他傢中避難的革命黨人交給瞭警方;由於他的告密行為,那位革命黨人遭到秘密處決。小說主要是講述這樣一個故事。主角的告密和懺悔構成全篇脈絡,而告密者最終受到懲罰。我們看到,這其實是個“罪與罰”的故事,是俄國讀者並不陌生的故事,敘述多瞭點“局外人”的觀察和評判。
內容簡介
“如果不用英語寫作,我就必定什麼都寫不齣來。”《在西方的注視下(精)》是英國現代八大作傢之一的約瑟夫·康拉德創作的唯一一部以沙俄社會為背景的小說。關於這部小說的研究在不同曆史時期呈現不同的角度和觀點,但身份焦慮和認同危機是不變的內核。在時代的洪流中,主人公拉祖莫夫徹頭徹尾地淪為一個“被上帝完全拋棄的人”。
媒體推薦
《在西方的注視下》是一部非常齣色的作品,必須算在可以穩固確立康拉德的英國文學大師地位的那些作品之中。
——文學批評傢F.R.利維斯
或許可以算是對陀思妥耶夫斯基《罪與罰》的一種緻敬,相較而言,康拉德更側重於敘述個體在尋找身份認同過程中遇到的重重睏難。
——史蒂夫·羅斯
毋庸置疑,先有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才有了康拉德的《在西方目光下》。 英美文学通常把《在西方目光下》视作《罪与罚》的姊妹篇,原因在于两部作品所处的时代相近,作品的故事梗概相似,而且最终的结局都归于了爱和救赎,读罢一本,另一本读起来确有似曾相识之感。 ...
評分如同很多像我一样的学生,按部就班的学习、生活、工作,似乎一切都已经安排好,安稳而又平淡。但是生活的这个社会会在某一时刻打破这种平静,让循规蹈矩的我们不知所措,只能为了自己简单的人生计划做出让自己良心一辈子过意不去的抉择。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选择的权力...
評分 評分1 拉祖莫夫之罪,显而易见体现为一种自保的告密行为,同时,我们也要摆脱道德层面上轻率的结论和苛责,去领会这场“告密”发生的过程、实质与隐秘之处。“告密”背后,是一个极端孤独的青年被卷入突如其来的冲突后,迫切寻求一个立场和依据(这种立场和依据在俄国境况中不可避...
評分在西方的注視下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