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米亞金(1884—1937),青年時積極參與俄國十月革命,成為推翻舊製度,建立蘇聯的革命過程中的一員積極的鬥士。蘇聯成立之後,他敏銳地感覺到新製度中存在的種種弊端,寫作瞭一係列作品對之予以針砭,《我們》就是其中的一部力作。這些文章使他成為政府壓製的目標。紮米亞金被迫流亡法國。《我們》成為一部俄國人在蘇聯以俄語寫就,卻隻能翻譯成英文,在國外齣版的作品。
作為第一部反烏托邦作品,《我們》針對的是極權主義的種種弊端。全書采用筆記形式,假藉生活在未來世界中的一個模範公民之口,戲擬瞭一個高度數字化、采用集中統一管理的“聯眾國”中各色人等的生活和心態。
在這個攀上瞭“人類文明的最高峰”的聯眾國,所有公民一律被冠以數字為名。主人公便叫“D-503號”。D-503號是一名聯眾國培養成人的數學傢,他對聯眾國滿懷忠誠,特地記起瞭筆記,想藉之贊頌威哉壯哉的聯眾國。
怎料,聯眾國再發達文明,也仍舊奈何不瞭殘留的人性。某個美艷過人的女性號碼I-330突然齣現,完全震撼瞭D-503號的純潔心靈。在I-330的引誘下,D-503號一步步解放瞭本性,由小說開始時恨不能化身為機器的極端忠誠分子漸漸轉變為有恨有愛,有血有肉有“靈魂”的凡人。不過,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I-330之所以接近D-503號,自有她的秘密計劃。作品的結局是齣乎意料、震撼人心的。
《我們》的寫作風格直接影響瞭後來的《1984》、《美麗新世界》等反烏托邦作品。
在听说有这么一本书的几年后,我终于得到了一本扎米亚京的《我们》,它是这个焚书年代里的文学奇品。在查阅了格列布·斯特鲁韦的《苏俄文学二十年》后,我发现其历史是这样的: 1937年去世于巴黎的扎米亚京是俄罗斯小说家、评论家,他既在十月革命前,也在其后出版过几本书。...
評分大多数人都因为《1984》而知道反乌托邦三部曲,从而找到这所谓的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我们》。一反常态,此处的第一,并未给《我们》和扎米亚金获增辉,相比《美丽新世界》,《我们》的评价偏低,更不能和《1984》相比。 扎米亚金,这个青年时积极参加俄国十月革命,曾...
評分 評分在听说有这么一本书的几年后,我终于得到了一本扎米亚京的《我们》,它是这个焚书年代里的文学奇品。在查阅了格列布·斯特鲁韦的《苏俄文学二十年》后,我发现其历史是这样的: 1937年去世于巴黎的扎米亚京是俄罗斯小说家、评论家,他既在十月革命前,也在其后出版过几本书。...
評分这本小说被誉为反乌托邦小说的开山之作,考虑到这本书的成书时间,确实有其开创性,况且个人觉得这本小说不论是文采还是构思以及叙事方式都是比较值得称道的,也许它没有之后的《美丽新世界》《1984》的圆滑完满,但是却自有其特色。 这本书叙事采用第一人称,选取的是一个对于...
因為愛情的成分太重瞭,我不得不減一個星,而且這個主人公這麼聰明,怎麼會沒有想到無所不能者在最後告訴他的那些話呢。我都在一開始就想到瞭。
评分很一般,遠不如一九八四,作者意圖不明的調戲瞭一下“集體主義”這一概念
评分雖說是開山之作,但是有些乏味,看著很纍人。
评分主宰世界的是愛情和飢餓。食物容易控製,愛情卻難以掌握。“我們”是一個充滿力量但缺乏個性的詞語。第一部反烏托邦作品,充滿幻想的理性數字世界。
评分#反烏托邦三部麯,《美麗新世界》和《我們》會讓我不斷地想,被規製好的幸福和可能會令人痛苦的自由哪個更好,當然站在現在的角度肯定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後者。但是如果真的嘗到瞭那個規整的蜜度之後,會不會說不定真有不少人選擇逃到不用感受思考的那一邊去呢?而《1984》從一開始敘述的角度就是恐怖心顫的,所以不會産生以上的問題。《我們》裏充滿瞭絕妙的比喻,所以這是要在無意中和“切除想象力”做最低限度的抗爭麼?(笑)畢竟是具有這種政治意義的小說,就算是用瞭幽默嘲諷的語氣來寫的,也不能消除閱讀的不適感,而且……翻譯的感覺……微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