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中国

说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许倬云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264
译者:
出版时间:2015-5
价格:4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9564286
丛书系列:许倬云作品
图书标签:
  • 历史
  • 许倬云
  • 中国历史
  • 中国
  • 文化
  • 说中国
  • 思想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中国历史
  • 文化传承
  • 社会变迁
  • 思想智慧
  • 传统智慧
  • 国学经典
  • 民族精神
  • 人文素养
  • 历史视角
  • 社会观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的起因,乃是有一位朋友提出一个问题:“我”究竟是谁?这个问题不是一言两语可以解决的。本书的陈述,从新石器文化开始,结束于帝制皇朝退出历史。这漫长的时距,不下于一万年,乃是概括我们这一个复杂文化共同体演变的过程……在这几千年来,世界第一次走向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审察自己的归属和认同,也审察族群归属和认同的原则,应是非常严肃的课题,庶几我们不被狭窄而偏激的族群狂傲挟持,迷失了自己往前走的方向。

——许倬云

许倬云教授以系统论的方法,围绕着“中国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是谁”这个问题,从新石器时代谈起,一直到清朝结束前夜,讲述“华夏/中国”这一个复杂的共同体是如何不断演变的。

本书的结构体例、行文风格,均属于“大历史”的范畴,没有铺陈细节,也没有繁琐的论证,而是选择每个时代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关键点,以及相互间的互动,来勾勒出各个时代的面貌,其中多有令人击节的真知灼见,也不时流露出作者对中国文化和当代社会的深切关怀。

作者简介

许倬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著名历史学家,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系荣誉退休教授,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2004年荣获美国亚洲学会杰出贡献奖。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其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美国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主要作品有《汉代农业》《西周史》《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万古江河》《我者与他者》,以及《历史大脉络》《从历史看管理》《从历史看时代转移》等。

目录信息

自 序 我们究竟是谁?
绪 论 在全球化的时代审察自己
第一章 新石器时代族群的分合
第二章 夏商周:核心的形成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夷”观念
第四章 天下帝国:关键性的秦汉时代
第五章 秦汉时代的扩张
第六章 天下国家模式的衰坏
第七章 隋唐的天下国家
第八章 宋、辽、金和西夏的时代
第九章 金、元时代的外族征服
第十章 明代:专制皇权(上)
第十一章 明代:专制皇权(下)
第十二章 满清时代:最后一个征服王朝(上)
第十三章 满清时代:最后一个征服王朝(下)
第十四章 后论:复杂共同体的形成(上)
第十五章 后论:复杂共同体的形成(下)
附录
《说中国》·解说(葛兆光)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即使匆匆一瞥,若有一得,书就没有白读。读许倬云的《说中国》就是这样,虽然匆匆读过,然大家落笔,总是举重若轻。上万年的中国史(从新石器时代说起),由作者娓娓述说于 230 页的篇幅中,非于中国史有深厚修养者,断难于如此浓缩的文本中体会作者之深言大义。虽然如此,仍有...  

评分

对于每一位中国读者来说,“中国”和“中国人”都是早就习以为常的称呼。然而在历史学家眼中,“中国”一直是一个富有动态、不断变化和拓展的概念。围绕“中国”一词内涵外延的演化过程,海内外有相当多的精彩论著进行探讨,为广大读者熟知的有葛兆光先生的《宅兹中国》、王明...  

评分

许老师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大变量入手简要叙述了中国历史的几大阶段,围绕的问题是何为中国,即各个历史阶段中国的文化、民族与疆界变迁。先说缺点,我个人感觉本书穿透力还是不够的,太温和,这或许也是一种不得已。本书主要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份鸟瞰图。首先是让人在短...  

评分

“我”是谁? 时空集合体中说“中国”   中国是怎样形成的?这是一个众说纷纭,又总让人陷入思考的问题。我们生活的国家就是“中国”,然而,这个国家又是一个多重的时间、空间的集合体。中国不像美国,虽然疆域也在变化,但只有两百多年明确的历史;一般认为,中国在东亚...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其实是一本从概念入手的通史,从石器时代开始一直到清末中国这个模糊不清的概念是如何形成了,我们的民族观念又是如何产生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本书的确是难得一见的历史读物。但是可能是受限于篇幅,这本书中大量粗糙的史实论据和不通畅的文笔几乎让这本书变成了一部烂书。关于中华文明的论述很多,其实书中的观点并不十分新颖,也许对于我来说,这只是一碗夹生的稀饭,可以充饥却不可以饱腹吧。

评分

很不错。近半世纪在内亚史、蒙古史、新清史等的研究推动及“民族国家”“文化研究”的发展下,中国日本及法国等一些“历史悠久”的文明的历史研究,都呈现出对自身“文明、民族、国家”如何形成的检讨,中国虽然在顾颉刚那里起了个大早,但对一般只读教科书或上网的国民来说却是新鲜的知识。许倬云晚年写大历史,特别是本书尤其像他本人对中国古代史的总结之作,要言不烦。其实,写这种贯通性的大历史只有老人才能写得好,年轻人搞历史还是先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打基础,若是三四十岁就喜好写此类华夏中国的书(重点是“喜好”),即使再被人吹捧的如何有价值,必是骗子无疑。

评分

和《我者与他者》内容差不了太多。佩服许先生的学问,但他的许多观点、尤其是结论与判断,总是不能太让我信服。

评分

掐指一算写历史的人看了不少。钱穆的气韵,黄仁宇的逻辑,蒋廷黻字字珠玑,史景迁见微知著,其他人或客观或有趣,总有过人之处。如果说许倬云也有特色的话,应该美在化繁为简,拨云见日,轻松之外有留白。

评分

福山在新书里给认同政治,尤其是民族认同很大的重要性,正想用此书填补一下自己的空白,之前看过民大张海洋教授的一本从人类学角度讲这个问题的书,也很好,书名很长,一时想不起来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