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銘銘,1962年生,人類學傢。1985至1987年廈門大學人類學係研究生,1992年6月英國倫敦大學人類學博士畢業。1987年10月-1992年6月教委分派英國倫敦大學博士生,1992年6月-1994年10月英國倫敦城市大學聘任博士後,1993至1994年英國愛丁堡大學聘任博士後,1995年7月-1995年10月訪問學者(颱灣)。
所謂“超社會體係”,對應的是我們現在以“民族國傢”和“世界”為兩極的固化時空觀和世界觀,它介於社會共同體與世界之間,是一種被冠以“文明”稱號的地區性體係和人文空間,這一空間淩駕於我們通常所說的“社會”之上,但也以社會性為內涵,共同具有曆史地形成的處理人與人、人與物、人與神之間關係的知識、製度與風俗習慣。
作者探討瞭文明體係內在的文化復閤性和文明的“雜糅現象”,並試著將之與清末民初以來的多民族國傢(多元一體格局)理論聯係起來,將文明社會的人類學與比較文明研究相結閤,圍繞中國的曆史經驗,展望歐亞大陸文明動態,重新思考“夷夏之辨”,重新比較羅馬王權神話與“夷夏”差序格局。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區分梳理瞭國傢、社會、文明這幾個概念。王銘銘作為目前國內理論功夫最紮實,最具哲學高度的人類學者,確實比同代人強太多。書本身挺好,但沒看到我當下感興趣的內容。
评分當時的閱讀體驗是不忍卒讀。
评分讀瞭兩遍,感受到老師偉大的抱負與無人對談的寂寥,真是厲害得望不到邊際的人呀,太遙遠瞭。。。。放下書,心裏一陣涼意……
评分5分。糾幾篇文章堆一起就可以齣本書的習慣是誰帶的。。。
评分終於惡補完,是王老師近年思考的匯總,啓發很大,怎麼運用到具體研究是下一步思考的重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