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敦煌 文化 艺术 历史 纪实 敦煌学 中国 石窟
发表于2025-04-02
敦煌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敬意,给古人,给大漠,给守护人
评分国庆长假回程前匆匆翻完,真的是蛮感慨:好好做事都是靠磨靠忍靠坚持才能做得到啊……内容之外,书本身做得也很有诚意,甚至腰封背面还画了一幅莫高窟全景图,很难得的细致。
评分张大千两次带着弟子去千佛洞,临摹了不少壁画,还给所有的洞窟编了号,并亲自把号码和建窟朝代写在洞口,千佛洞一直留有他黑色毛笔繁体字的笔迹。今天莫高窟各洞还能看见三种编号:C字头是张大千的,P字头是伯希和的,而正式采用的序号是当年常书鸿在研究所组织人员重新编的。张大千在千佛洞临摹壁画的时候,都是用图钉把拷贝纸按在壁画上拓稿。这样出来的稿子很准确,但图钉不可避免地会在墙上钻出小孔,破坏壁画,因此常书鸿给研究所作出了明确规定并一再强调:为了保护壁画,临摹一律采用对临的方法,不许上墙拓稿,所以那时除了用现成的稿子,常沙娜都是用打格对临的办法来学习。用中心线找构图关系、人物比例,还要抓住人物特征……虽然对临难度大,但迫使自己把眼睛练得很准,提高了造型能力。常沙娜学习素描基本功就是从对临壁画开始,绘画基础
评分沙弥讲经沙门听,不在年高在性灵。
评分那些随着墙壁一道皲裂的肌肤与面孔,那些在时光威逼下老去的故人,那些在光阴的灰烬里逐一浮现的往事。
《生活月刊》,一本讲述“生命”与“生活”的人文杂志,创刊于2005年12月,以“生活的禅意,生命的教育”为创作理念,寻找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与文化的真正内在价值。从传统中国获取灵感,以“天地人真善美诗礼乐”为内容框架,注重印刷工艺美学与考究的装帧,《生活》亦是一本美艺之书。历年出版的优秀专题包括:“重走梁思成之路”“敦煌:众人受到召唤”“茶之路”“家书”“民艺中国”等等,屡获亚洲出版业协会颁发的“最佳特写报道”“最佳摄影报道”“最佳杂志设计”等荣誉。
Slogan: 生活的禅意 生命的教育 生活的美学 生命的哲学
网站 www.chinalifemagazine.com
微博 @生活月刊
微信 lifemagazine2005
敦煌定若远,一信动经年。要真正理解中国,认识中国,特别是中国古代艺术史,敦煌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一直以来,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敦煌以及其背后的历史似乎遥不可及。但实际上,敦煌不仅属于学界,更属于我们每一个人,要“继续敦煌”,实有必要让敦煌走出学界,走进大众。
2010年和2013年,《生活》杂志的采编团队几次前往敦煌、兰州等地,对几代“敦煌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采访。这本书是4年多追踪历程的结集,将呈现一场冥冥之中的相遇——一座洞窟与一个(群)人的相遇,千年佛国与数十载人生的相遇。莫高窟与她的守望者们,在荒漠中相互召唤并彼此守候。他们的守护延长了莫高窟的生命,而在敦煌,他们也找到自我,找到艺术、文化乃至人生的新路。
《敦煌:众人受到召唤》为四色图文书,既有敦煌研究院提供的珍贵图片,又有《生活》摄影师实地拍摄的图片,精美、大气、有意境,富含人文张力和表现力。
我喜欢那个时代的女孩子。战争年代,20多岁的南方姑娘,把所有值钱东西变卖凑西行的旅费,前往西北2000公里外的敦煌。她们沿路搭车,一切靠运气,不知第二天身在何方,她们路过山洪、暴雨、蛮横的哨兵、麻风病蔓延的村庄,终于抵达三危山被积沙掩埋的岩壁。她们穿着城里流行款...
评分感觉非常麻木的自己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又变得很感性,很多地方都看得要落泪。不能仅仅说是矫情,就像梁思成遇到营造法式后形成的心灵冲击最终促使他走向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一样,常书鸿遇到敦煌莫高窟的图集后决意到敦煌一穷二白,重新开始。当然这本书的关注点不在常先生本身(但...
评分感觉非常麻木的自己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又变得很感性,很多地方都看得要落泪。不能仅仅说是矫情,就像梁思成遇到营造法式后形成的心灵冲击最终促使他走向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一样,常书鸿遇到敦煌莫高窟的图集后决意到敦煌一穷二白,重新开始。当然这本书的关注点不在常先生本身(但...
评分微信公众号“荆之味” 这是一篇书评或者说读后感,书名叫做《敦煌-众人受到召唤》,《生活月刊》的采访集,采访了敦煌艺术研究所(现敦煌研究院)的第一代创始人及后来的第二代第三代接班人。书里面有他们每个人的故事,心路历程,有历史,时代的伤痕。他们多是上个世纪的文化...
评分几年前去过敦煌,以旅游的状态体验了其博大繁盛,之后看到这本书读起来确实更有代入感,当初在三危山的岩洞中冥冥感受到一种磅礴的气氛,一直无法准确形容那种感觉,看到书名时才忽然找到了最合适的表达:受到召唤。 这本书其实是一本采访合集,文辞通俗易懂,内容上也都是一代...
敦煌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