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奥•施特劳斯(1899—1973)
出生于德国一个犹太人家庭,1921年获博士学位,后任职于柏林犹太研究学院。1938年因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而移民美国,任职于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1949年起在芝加哥大学担任政治哲学教授,1954—1955年间任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政治学和哲学客座教授。作为一名见解深刻的政治哲学家,施特劳斯对经典文本的细致阅读与阐释构成了二十世纪解释学的重要发展,其全部研究致力于检讨西方文明的总体精神,强调重新开启“古今之争”,并进而对当代西方思想潮流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施特劳斯一生著述宏富,主要有:《斯宾诺莎的宗教批判》(1930)、《霍布斯的政治哲学》(1936)、《论僭主》(1948)、《迫害与写作艺术》(1952)、《城邦与人》(1964)、《古今自由主义》(1968)、《色诡芬的苏格拉底》(1972)等。
在本书中,利奥•施特劳斯通过对马基雅维里的两部著作《君主论》《李维史论》精细入微的考察,全面深刻地揭示了马基雅维里政治思想的核心内涵。在赞同时下诸多学者关于马基雅维里在传授邪恶这一老派观点的基础上,作者认为马基雅维里并不是传授邪恶的第一人,其政治思想和政治行为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背景。在拯救祖国与拯救自身灵魂之间的矛盾抉择,构成了有着明显价值判断的马基雅维里政治思想的核心。作者指出:只有在复活自己的内心世界、复活西方世界前现代遗产和复活《圣经》基督教遗产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认清马基雅维里政治思想的真实性质以及马基雅维里身上那种令人钦慕的品质:思想的勇敢无畏,目光的深邃广阔,语言的优美雅致。
列奥.施特劳斯在对马基雅维里作了一番极为细致的解读后,在最后引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马基雅维里来了记“结局杀”。对马基雅维里来说,爱国只是他的幌子,所谓“为了目的,不择手段"也不可能是他的原创,所谓君主,根本不入其眼。他的真正目的或说宏图大志有三:一是对抗古...
评分 评分列奥.施特劳斯在对马基雅维里作了一番极为细致的解读后,在最后引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马基雅维里来了记“结局杀”。对马基雅维里来说,爱国只是他的幌子,所谓“为了目的,不择手段"也不可能是他的原创,所谓君主,根本不入其眼。他的真正目的或说宏图大志有三:一是对抗古...
评分[美]列奥·施特劳斯.关于马基雅维里的思考[M].申彤.译.译林出版社.2016 引言 只有马基雅维利一个人,敢于用他自己的名字,在一本书里,阐发这个邪恶的信条。2 马基雅维利是一个类型独特的爱国者:在祖国的位置分量和灵魂的位置分量之间,作出全面的权衡。这才是他思想的核心。 ...
评分终于等来再版////读了大半年,
评分以前一直受困于“脏手”如何能缔造共和的问题。事实上,在马基雅维利处,脏手不是共和的根源而是一种不得已的拯救性手段,这一点阿尔都塞倒是看的非常清楚。
评分施特劳斯确实有些过度解释了,本乎于中世纪教会的圣经研读。当读出了本没有的东西,也是一种构造。
评分只读了前二章,应该先读马基雅维里,不然虽有启发,却多搔不着痒处。
评分看了前几十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