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去來兮

歸去來兮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吳十洲,1953年生。南開大學曆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著有《兩周禮器製度研究》《乾隆一日》《紫禁城的黎明》《民國人物綽號雜譚》《百年齋號室名摭談》《倫敦誘惑――中國文化名人的西學情結》《尋找魯迅——從百草園到且介亭》等書。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吳十洲
出品人:方寸(The Unique World )
頁數:352页
译者:
出版時間:2016-5
價格:4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978809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颱灣 
  • 民國 
  • 知識分子 
  • 曆史 
  • 文化 
  • 吳十洲 
  • 中國近代史 
  • 社會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三十段悲喜人生,一個時代的傢國故事

1949年前後,大批知識精英隨國民黨到瞭颱灣,他們對颱灣各方麵的建設和中華文化的延續,功不可沒。2010年至今,作者多次赴颱,機緣巧閤地尋訪瞭他們其中三十人的故址。以故址切入,廣參史料,展開瞭三十位名傢在颱灣的奮鬥和悲喜,耐人追思。寫人記事的同時,作者的落腳點又在於強調颱灣的“小地方,大文化”,即中華文化與颱灣之間的相互作用,視角獨特而積極。

【編輯推薦】

●書中所記之三十人,在中國百年文化史上,分量可謂不輕。他們是吳稚輝、於右任、鬍適、林語堂、梁實鞦、王雲五、硃傢驊、吳國楨、蔣夢麟、梅貽琦、傅斯年、羅傢倫、董作賓、李濟、毛子水、王寵惠、顧維鈞、雷震、殷海光、黃君璧、溥心畬、張大韆、莊尚嚴、那誌良、許壽裳、颱靜農、顧正鞦、齊如山、錢穆、方東美。

●1949年前後,他們去瞭颱灣,當屬颱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教育、藝術等各領域建設的奠基人之列,推動瞭20世紀60年代“颱灣奇跡”的實現。他們把中華文化帶到颱灣,對中華文脈的延續,功不可沒。

●他們生前未能再迴到大陸。作者多次赴颱,尋訪他們在颱灣留下的痕跡(故居、墓地、雕像、紀念館、工作之所等),以故址切入,廣參史料,展開他們在颱的生活和奮鬥,成功和痛苦。他們的故事,會讓後輩感受到祖國統一的希望。

●颱灣是小地方,大文化,這個大文化就是中華文化,也是颱灣發展的內在動力。作者說,颱灣的文化格局,既要尊重小文化的現實,更應以曆史的長度來看待大文化的存在和影響,立意於此,視角積極。

●著名史學傢張海鵬先生作序推薦。

【媒體推薦】

作者提到,颱灣是小地方,大文化,這個大文化就是中華文化。指齣這一點很重要,“颱灣奇跡”的經濟神話的內在動力實際上是“大文化”的作用。2008年5月以後,颱灣的局麵有瞭新的積極的變化,兩岸關係也隨之齣現瞭新的積極的變化。本書中描述的許多人物故事,會使讀者清晰地看到祖國和平統一的希望。

——史學傢 張海鵬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看这本归去来兮的时候,我忽然想到,虽然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失去了大批的文人名士,他们大部分被蒋介石带去了台湾,成为了台湾文化以及政治的支撑。但文人,或者说有独立思想的文人其实内心是有所坚持的,在那个政治理想并不明朗的年代,每个人心中都有着自己的乌托邦,或是...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有點簡單。但這個選題有意思。選東選西選南選北,對知識分子來說,都是苦逼。

评分

蜻蜓點水,政治局限

评分

300來頁寫30人,截頭去尾,每人含插圖攤不到十頁,必然失之草草,既然是名曰去颱名傢,則應聚焦至少是40年代末易代之際及以後時期,然而基本每人都是把整個文化生涯敘述一番,字裏行間,還能感受到作者洋溢著大陸正統觀念的春鞦筆法,甚不喜。其實一看到是張海鵬作序,就感覺要完。書是露背脊裝幀,算是個亮點。

评分

就算他們都留下來也一樣難逃過另一場劫難。動蕩的歲月裏,這邊和那頭又有多大的不同呢,唯獨多瞭鄉愁罷瞭!

评分

泛泛而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