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奥孔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美学 莱辛 文艺批评 德国 艺术 朱光潜 文学 汉译名著
发表于2025-02-16
拉奥孔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通过雕塑拉奥孔来展开讨论诗与画的关系,认为诗是时间上的连续性的动作,画是空间上的顷刻,而拉奥孔则是连续性动作里最为痛苦的那个顷刻的表现。莱辛总的观点还是觉得诗高于绘画的,也不完全认同温克尔曼希腊古典理想“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的观点,觉得绘画对“静穆的伟大”的表现是有所局限的,远远没有诗来的有优越性。那天看一个喜欢博主说自己孩子发出了提问,我们如何面对一个虚弱的坏人?虚弱的坏人,这种矛盾就容易产生戏剧,就像莱辛提到关于丑,丑陋的身体脆弱病态的话嫌厌和怜悯才会联合在一起,还有索福克勒斯让最勇敢的英雄痛哭流涕,“这会使我们变得软弱”。总的来说虽然整本书虽然有局限性(比较形而上学)但是还是觉得受益匪浅了。
评分尽管莱辛批驳的一些观点早已过时,但本书却没有过时。艺术家须捕捉“孕育性的一刻”,诗人则要“化美为媚”,因为生动即动。如果莱辛生活在现代,将怎样评价文学与电影乃至动画的关系呢?会否赞同说,在这一对比里,文学的优势成了“留白”?
评分看完《拉奥孔》,又想把没读完的荷马史诗再读一遍…
评分非常易懂,说实话也稍微浅显一点,非常新古典主义。
评分看完《拉奥孔》,又想把没读完的荷马史诗再读一遍…
莱辛(1729-1781),德国人,生于德国的萨克森,莱比锡大学毕业,德国戏剧家、文艺批评家和美学家。
《拉奥孔》,德国启蒙运动文学的杰出代表莱辛著。今传本二十九章,是全书的一部分。莱辛从比较“拉奥孔”这个题材在古典雕刻和古典诗中的不同的处理,论证了诗和造形艺术的区别和界限,阐述了各类艺术的共同规律性和特殊性,并批判了文克尔曼“高尚的简朴和静穆的伟大”的古典主义观点。
莱辛认为,一切艺术皆是现实的再现和反映,都是“摹仿自然”的结果,这是艺术的共同规律。只是绘画、雕刻以色彩、线条为媒介,诉诸视觉,其擅长的题材是并列于空间中的全部或部分“物体及其属性”,其特有的效果就在于描绘完成了的人物性格及其特征;诗以语言、声音为媒介,诉诸听觉,其擅长的题材是持续于时间中的全部或部分“事物的运动”,其特有的效果则是展示性格的变化与矛盾以及动作的过程。作者还讨论了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刻和时间艺术的诗是可以突破各自的界限而相互补充。绘画和雕刻可寓动于静,选择物体在其运动中最富于暗示性的一刻,使观者想象这物体在过去和未来的状态。诗可化静为动,赋予物体的某一部分或属性以生动如画的感性形象。莱辛于是看到了文艺的共同要求,就是赋予描写对象以生动的、丰富的具体形象。就各类艺术所表现的美学理想看,“表达物体美是绘画的使命”,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诗则不然,它所摹仿的对象不限于美,丑、悲、喜、崇高与滑稽皆可入诗。
《拉奥孔》批判了文克尔曼的古典主义观点和其他一些从法国移植来的古典主义理论。歌德说:“这部著作把我们从一种可怜的观看的领域里引到思想自由的原野。”对后世影响深远。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该用怎样的一种态度去对待一本书了。 是它在自身发挥到极致就好呢,还是,是可以从外在否定它的。 莱辛这本对诗与画的分别讲的很有趣味,当然也有不足之处,但是若是一本著作要是瞻前顾后,虽然照顾了总体的全方面的观点,但是对其实未免没什么独到之处,没...
评分现在才明白原来这本书主要是diss温克尔曼的,属于德国启蒙主义和受到法国新古典主义(拉丁古典)影响的德国古典主义之间的辩论。目的是破除自希腊以来诗画界限不分的论点,肯定诗即文艺独特的价值,为德国民族文学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也影响了浪漫主义。亏我读完就记住了高贵...
评分 评分莱辛(1729—1781)在《拉奥孔》里仔细地分辨了诗(文学)和画(造型艺术)的区别和联系。他沿用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观念,认为诗和画的最终目的都在于美。但因为两种艺术使用的媒介不同,造成了它们的同归殊途。诗歌使用的是人为符号——声音,它的展开向度是时间,可以通过...
评分具体内容不多说了,感受比较深的有两点。 第一点,朱光潜先生的翻译特别流畅,时而穿插的古代诗词对照,使其增添了几分古典韵味。而且《拉奥孔》一点儿也不像是德国理论家的书(这点不能归功于朱先生,已经过其他语言版本对照),他的文章有他的体温,他的性格。《拉奥孔》不立...
拉奥孔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