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譬连类

引譬连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郑毓瑜
出品人:
页数:249
译者:
出版时间:2017-1
价格:4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57662
丛书系列:三联文史新论
图书标签:
  • 文学理论
  • 文学研究
  • 郑毓瑜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古典中国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文艺理论
  • 哲学
  • 类比
  • 思维
  • 逻辑
  • 思想
  • 认知
  • 推理
  • 关联
  • 隐喻
  • 智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将“引譬连类”这一由《诗经》发端的诗学传统上升到譬喻理论的高度,它不仅是一种文学表达方法,更是中国传统认知世界、通过“越界”和“跨类”的方式在类分事物的基础上连结“物/我”、“情/景”、“身/心”、“言/意”的一套生活知识、理解框架和价值体系,由此形成迥异于西方以逻辑推演为主要认知方式的中国“关联式”、整体性的宇宙观、世界观和思维方式。

作者采取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广涉经典的文学研究、思想史、人文地理学,并借鉴人类学、艺术史和新文化史对“物质”的研究,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尔雅》、《汉书·艺文志》和最早的类书《皇览》,乃至晚清黄遵宪的《日本杂事诗》……纵深地考察了“引譬连类”这个譬喻理论是如何形成了一种感知世界的基本模式,构建了中国几千年的诗文传统,从而将天文、人文、圣人、经典、信仰、辞章拉连在一起,成就了中华民族光华圆满的“文明”论述。

作者简介

郑毓瑜,台湾大学讲座教授,中文系特聘教授。在学术领域,擅长结合中西人文思潮,为古典文学研究开拓具有前瞻性与跨领域的视野,其中关于“空间”、“身体”与“抒情传统”的论述尤为海内外注目。研究成果曾获得“教育部”学术奖、“国科会”杰出研究奖、胡适纪念讲座荣衔、台大杰出专书奖。著有《六朝文气论探究》、《六朝情境美学》、《性别与家国──汉晋辞赋的楚骚论述》、《文本风景──自我与空间的相互定义》、《引譬连类──文学研究的关键词》等。

目录信息

序/诗与物──《引譬连类:文学研究的关键词》/王德威
前言
导论 「文」与「明」──从「天文」与「人文」的类比谈起
第一章 「体气」与「抒情」说
第二章 讽诵与嗜欲体验的传译
第三章 重複短语与风土譬喻
第四章 替代与类推
第五章 类与物
第六章 旧诗语与新世界
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如果说“认识论”一词是晚清近代以来随着西洋哲学舶来而借用邻国语言翻译造成的概念语汇,而中国自身虽有学问传统却并无这一说法的话,那么谈论把“认识论”还给汉语思想,自然可以看做是一种发明传统的行为。不过汉语思想当然也不能等同于汉学、宋学、朴学等等任何一种中国传...  

评分

多年前听过一场郑毓瑜老师讲过近代万国博览会与国人知识认知体系的讲座,不知为何印象特别深刻。看到这本隐僻连类的简体版刚出不久,便买了下来,虽然没有博览会的那一段,而是分析了黄遵宪旧体诗,总体上和预想中的内容差不太多。作者认为,诗与赋分别代表了比兴劝谏和类推感...

评分

多年前听过一场郑毓瑜老师讲过近代万国博览会与国人知识认知体系的讲座,不知为何印象特别深刻。看到这本隐僻连类的简体版刚出不久,便买了下来,虽然没有博览会的那一段,而是分析了黄遵宪旧体诗,总体上和预想中的内容差不太多。作者认为,诗与赋分别代表了比兴劝谏和类推感...

评分

如果说“认识论”一词是晚清近代以来随着西洋哲学舶来而借用邻国语言翻译造成的概念语汇,而中国自身虽有学问传统却并无这一说法的话,那么谈论把“认识论”还给汉语思想,自然可以看做是一种发明传统的行为。不过汉语思想当然也不能等同于汉学、宋学、朴学等等任何一种中国传...  

评分

如果说“认识论”一词是晚清近代以来随着西洋哲学舶来而借用邻国语言翻译造成的概念语汇,而中国自身虽有学问传统却并无这一说法的话,那么谈论把“认识论”还给汉语思想,自然可以看做是一种发明传统的行为。不过汉语思想当然也不能等同于汉学、宋学、朴学等等任何一种中国传...  

用户评价

评分

懂个大概,还得精心再读

评分

浏览一遍,尚未尽意,有待细读,以见高明

评分

中国古典文学理论研究必读书目。

评分

郑老师写书很有意思,文笔好,理论用得也顺畅。当然对不对我们再说…

评分

前面关于身体与儒家气学的部分读的云里雾里,四、五章探讨替代与类推时感觉豁然开朗、从文本上升到思维模式的探讨,尤其喜欢。作者全书都在强调一种超越文本层面,从“写什么”向“怎么写”和“为什么这么写”进发,试图还原和阐释古代中国文人的知识体系或认识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