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譬連類

引譬連類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鄭毓瑜
出品人:
頁數:249
译者:
出版時間:2017-1
價格:45.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8057662
叢書系列:三聯文史新論
圖書標籤:
  • 文學理論
  • 文學研究
  • 鄭毓瑜
  • 文學
  • 中國文學
  • 古典中國
  •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文藝理論
  • 哲學
  • 類比
  • 思維
  • 邏輯
  • 思想
  • 認知
  • 推理
  • 關聯
  • 隱喻
  • 智慧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將“引譬連類”這一由《詩經》發端的詩學傳統上升到譬喻理論的高度,它不僅是一種文學錶達方法,更是中國傳統認知世界、通過“越界”和“跨類”的方式在類分事物的基礎上連結“物/我”、“情/景”、“身/心”、“言/意”的一套生活知識、理解框架和價值體係,由此形成迥異於西方以邏輯推演為主要認知方式的中國“關聯式”、整體性的宇宙觀、世界觀和思維方式。

作者采取瞭跨學科的研究方法,廣涉經典的文學研究、思想史、人文地理學,並藉鑒人類學、藝術史和新文化史對“物質”的研究,從《詩經》、《楚辭》、《漢賦》,到《爾雅》、《漢書·藝文誌》和最早的類書《皇覽》,乃至晚清黃遵憲的《日本雜事詩》……縱深地考察瞭“引譬連類”這個譬喻理論是如何形成瞭一種感知世界的基本模式,構建瞭中國幾韆年的詩文傳統,從而將天文、人文、聖人、經典、信仰、辭章拉連在一起,成就瞭中華民族光華圓滿的“文明”論述。

作者簡介

鄭毓瑜,颱灣大學講座教授,中文係特聘教授。在學術領域,擅長結閤中西人文思潮,為古典文學研究開拓具有前瞻性與跨領域的視野,其中關於“空間”、“身體”與“抒情傳統”的論述尤為海內外注目。研究成果曾獲得“教育部”學術奬、“國科會”傑齣研究奬、鬍適紀念講座榮銜、颱大傑齣專書奬。著有《六朝文氣論探究》、《六朝情境美學》、《性彆與傢國──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等。

目錄資訊

序/詩與物──《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王德威
前言
導論 「文」與「明」──從「天文」與「人文」的類比談起
第一章 「體氣」與「抒情」說
第二章 諷誦與嗜欲體驗的傳譯
第三章 重複短語與風土譬喻
第四章 替代與類推
第五章 類與物
第六章 舊詩語與新世界
參考書目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多年前听过一场郑毓瑜老师讲过近代万国博览会与国人知识认知体系的讲座,不知为何印象特别深刻。看到这本隐僻连类的简体版刚出不久,便买了下来,虽然没有博览会的那一段,而是分析了黄遵宪旧体诗,总体上和预想中的内容差不太多。作者认为,诗与赋分别代表了比兴劝谏和类推感...

評分

多年前听过一场郑毓瑜老师讲过近代万国博览会与国人知识认知体系的讲座,不知为何印象特别深刻。看到这本隐僻连类的简体版刚出不久,便买了下来,虽然没有博览会的那一段,而是分析了黄遵宪旧体诗,总体上和预想中的内容差不太多。作者认为,诗与赋分别代表了比兴劝谏和类推感...

評分

如果说“认识论”一词是晚清近代以来随着西洋哲学舶来而借用邻国语言翻译造成的概念语汇,而中国自身虽有学问传统却并无这一说法的话,那么谈论把“认识论”还给汉语思想,自然可以看做是一种发明传统的行为。不过汉语思想当然也不能等同于汉学、宋学、朴学等等任何一种中国传...  

評分

如果说“认识论”一词是晚清近代以来随着西洋哲学舶来而借用邻国语言翻译造成的概念语汇,而中国自身虽有学问传统却并无这一说法的话,那么谈论把“认识论”还给汉语思想,自然可以看做是一种发明传统的行为。不过汉语思想当然也不能等同于汉学、宋学、朴学等等任何一种中国传...  

評分

如果说“认识论”一词是晚清近代以来随着西洋哲学舶来而借用邻国语言翻译造成的概念语汇,而中国自身虽有学问传统却并无这一说法的话,那么谈论把“认识论”还给汉语思想,自然可以看做是一种发明传统的行为。不过汉语思想当然也不能等同于汉学、宋学、朴学等等任何一种中国传...  

用戶評價

评分

是一種新的解讀方式,尚無法判斷它的價值

评分

懂個大概,還得精心再讀

评分

寫的挺好,有些問題此前沒有作為重要的主題提齣。不過最後一章感覺較次。

评分

重翻的最大感受是,沒能通過深入大量經驗來撐開視野,就談不上真正的對話。理論工具應該是研究的起點,而非盤鏇不去的幽靈。

评分

和想象中很不一樣。除最後一章主要是對中國(前)中古文學中“興”、“類”、“賦” 等概念的研究;全書迴響著福柯的《詞與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