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的想象力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社会学 社会学/人类学 社会科学 米尔斯 社会理论 方法论 社会 理论
发表于2025-04-13
社会学的想象力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为学指南,让社会学跳出教条,实事求是,担负社会责任。对宏大理论、抽象经验主义、科层制的吐槽过瘾,但稍显啰嗦。关于理性与自由的论述有启发:我们这个时代并非被理性,而是被“合理性”主宰。合理性异化我们,从生产到消费,一步步异化为快乐的机器人—而理性的初衷是自由的人。
评分用前五章每章把美国社会学的一种潮流批评一顿,我喜欢
评分读社会学第一境界:要培养想象力。第二境界:没有力,嘛都不是。第三境界:还是得有想象。
评分一点题外话。 米尔斯怎么这么能吐槽…… 说宏大理论学家“不会玩牌,倒是能洗牌”,完了还要在注释里补刀,宏大理论50%是晦涩用词,40%是陈词滥调,还有10%是故弄玄虚。 翻译一下就是“你人长得不帅,装逼倒挺厉害”。????
评分已购。比旧版翻译得顺多了,读下去没啥障碍。内容而言,更适合对社会学有过一定了解的人或是学院中人,这样读起来对米尔斯的各种批评(对宏大理论,对抽象经验主义等)也许能有更多感触,不然就一般读者来说,无法感同身受。
作者
C·赖特·米尔斯,美国社会学家。早年求学于威斯康星大学,广涉社会与政治理论,兼修史学和人类学,25岁获博士学位。50年代初以《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举成名,并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他在知识社会学和美国社会阶层研究领域都有杰出的成绩,他与人合作编译的《韦伯社会学文 选》亦被认为是权威译本。米尔斯1962年病逝于纽约,年仅46岁,死后被誉为“当代美国文明最重要的批评家之一”。
译者李康:
1989年9月至1993年7月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本科
1993年9月至1996年7月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
1996年9月至1999年7月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
2001年1月至2001年5月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福特基金“青年社会学者”进修项目
2004年8月至2005年7月 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
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 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要把握人与社会、人生与历史、自我与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必须有特定的心智品质,而他们并不具备这样的品质。他们没有能力以特别的方式应对自己的私人困扰,以控制通常隐伏其后的那些结构转型。 他们所需要的,以及他们感到他们所需要的,是一种特定的心智品质,能够有助于他们运用信息,发展理性,以求清晰地概括出周边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他们自己又会遭遇到什么。我的主张是,从记者到学者,从艺术家到公众,从科学家到编辑,都越来越期待具备这种心智品质,不妨称之为社会学的想象力。
这本书果然是批判的深得我心。 第一章 前言 对于社会学的研究问题和社会学的三种趋势进行了分类,个人认为还蛮有道理的。 1、经典的社会分析家总是不断地问三种类型的问题: (1)一定的社会作为整体,其结构是什么?它的基本组成成分是什么,这些成分又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评分 评分《社会学的想象力》,听各种老师同学推荐过的启蒙式的读本,作为学了四年社会学的人到毕业之后才重新捡起来认真读过,实在是有些惭愧(低头掩面…)。不过回想大二的时候刚刚这本书,带着某种应付的心态囫囵吞枣翻过,却也觉得现在读来,感受和理解都比之前投入很多,...
评分社会学的想象力 作品简介 C·赖特·米尔斯,美国社会学家。早年求学于威斯康星大学,广涉社会与政治理论,兼修史学和人类学,25岁获博士学位。50年代初以《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举成名,并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他在知识社会学和美国社会阶层研究领域都有杰出的成绩...
评分(刊于《中国企业家》总第526期) 文/俞耕耘 长久以来,我们都有一个误区:艺术创造才需要想象力,理论研究往往是它的反面,需要严谨论证,掺不得半点儿臆想。譬如,我们只见,诗人写些朦胧诗,画家来点儿“冷抽象”,科幻作家想象一下未来命运,却很少看到有学者去“想象一种...
社会学的想象力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