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国家的治理逻辑,本书主要沿着两条脉络进行探讨:一是中央权威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这体现在各级政府体制的制度设施和行为方式;一是国家与民众之间的关系,这体现在国家与社会群体的相互影响上。本书从学术上推进了当前国内的国家治理研究,并为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可以参照 的研究路径和视角。
周雪光,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任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讲座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兼职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组织管理系系主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组织社会学十讲》(2003)、The State and Life Chances in Urban China: Redistribution and Stratification, 1949-1994(2004),合著有The Dynamics of Rules: Change in Written Organizational Codes(2000)。
德国社会学家韦伯(Weber)提出了权威的三个“理想类型”:法理权威、传统权威和卡理斯玛权威。对应了三种支配形式:官僚制、家长(产)制和卡理斯玛制。 当代郭嘉的合法性建立在以法理权威为表、但更多地表现出卡理斯玛权威为实的混合型基础之上。这一混合型基础中的两种权威...
评分没有研究就没有话语权,或者说没有亲身经历就不能深刻理解事物的本质。 本书第一大特点就是观点立论扎实,所有的论点都基于作者的田野观察,深入各个部门,各个村庄,亲历各种事物、人物。而写出自己的思考,并非为了学术而学术。书中选取的例子都是发生在我们周围的普通事物,...
评分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一个组织学研究/周雪光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2 the institutional logic of governance in China: an organization approach 《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是围绕着“一统体制与有效治理”这一中国国家治理的深刻矛盾展开的。一统...
评分今天,是世界读书日(4月23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恰好在今天,刚读完一本书,虽然是一本学术著作,却如同小说一样吸引着我,连续几天追着读。 此书之所以吸引人,一是主题,二是分析问题的进路。这本书的书名即主题,推荐给一个朋友(系一名政治教师)时,朋友说:...
评分组织社会学训练——看组织社会学十讲 无组织的利益与集体行动《国家与生活机遇,中国城市中再分配与分层》 风格转换,从量化研究转向田野研究进行近距离观察 赵树凯 沈原 黄进(四川社科院)陈国权(浙大) 黄仁宇:学术研究的意义不在于发现和批评谬误,而在发掘和解释荒谬背...
作者发布了完整电子版https://web.stanford.edu/~xgzhou/zhou_book2017.pdf
评分周雪光近十年关于国家治理的论文结集,标题与框架来自于《开放时代》2011年同名论文。导论+第一部分4篇文章值得一读,其余尔尔,未收录《从“黄宗羲定律”到帝国的逻辑》精彩一文有点遗憾。核心逻辑可以概括为:中国巨大的治理规模导致了中央集权体制下,(一统体制要求的)政策推行的一致性,与(有效治理需要的)政策因地制宜的差异性之间的矛盾。不可否认是一个逻辑一致的观察,然而同样的逻辑也完全适用于任何一个内部多样性巨大、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然而我想这远没有抓住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的核心问题与关键矛盾。这些治理问题的产生,就是因为中国太大了吗?规模在整个逻辑中作为核心参数,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和分析。最后,如何解决这一治理矛盾?方法居然是减小治理规模,追求一个小政府?大跌眼镜 2018.2.11
评分刚刚和作者说好做个访谈,就听说这本书被禁。这种事情在我身上发生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记得刚毕业那会儿去采访申花总经理楼世芳,没过几个月就传出了他失联的消息。可以说是非常名侦探柯南了。
评分刚听说这本书被禁还是很诧异的,毕竟书上相当内容来自公开发表的论文,但开始认真读之后,越看越理解为什么会被禁,夸张地说每句话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甚至在部分地方到了指名道姓的地步。所以管禁书的可能也是真看了,这个业务水平就比按关键词要求中国季刊下架的高很多……
评分p436趋势之二:"官僚权力的膨胀与组织失败诱发卡理斯玛权威重登历史舞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