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

我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俄] 叶甫盖尼·扎米亚京
出品人:
页数:274
译者:陈超
出版时间:2017-1
价格:36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773862
丛书系列:译文经典(精装本)
图书标签:
  • 反乌托邦
  • 叶甫盖尼·扎米亚京
  • 俄国文学
  • 小说
  • 俄国
  • 文学
  • 俄国&苏联文学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自我探索
  • 成长故事
  • 情感共鸣
  • 生活感悟
  • 人性思考
  • 亲密关系
  • 内心世界
  • 真实表达
  • 心灵治愈
  • 个人旅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叶甫盖尼•扎米亚京(Yevgeny Zamyatin,1884—1937),俄国小说家、剧作家和讽刺作家,反乌托邦小说的创始者。

《我们》以笔记的形式,描绘了二十六世纪的一个集权主义国度“众一国”的生活场景:每个人都只有号码,没有姓名,住在完全透明的玻璃房子里,身穿同样的制服,吃的是化学食品,享受配给的性生活,由一位永不更替的全权“恩主”统治。《我们》是扎米亚京的传世之作,开创了反乌托邦小说这一崭新的文学类型,与奥尔德斯•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和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并称为世界文坛最著名的反乌托邦三部曲。

作者简介

叶甫盖尼•扎米亚京(Yevgeny Zamyatin,1884—1937),俄国小说家、剧作家和讽刺作家,反乌托邦小说的创始者。

目录信息

目录
记录一
宣言•最睿智的线条•一首史诗
记录二
芭蕾舞•和谐的方阵•未知数X
记录三
夹克•墙•时刻表
记录四
野人与气压计•癫狂•如果
记录五
广场•世界的主宰者•令人愉快而又有用的功能
记录六
事故•该死的“显然”•二十四小时
记录七
一根眼睫毛•泰勒•莨菪与幽谷百合
记录八
无理数的根•R13•三角形
记录九
礼拜仪式•抑扬格•铁铸的手
记录十
信•薄膜•毛茸茸的我
记录十一
不,我没办法……•跳过这些内容
记录十二
无限的界限•天使•反思诗歌
记录十三
雾•“汝”•一桩极其荒诞的事件
记录十四
“我的人”•不可能•冰冷的地板
记录十五
气钟•波平如镜的大海•我将永被烈火焚烧
记录十六
黄色•二维的影子•无可救药的灵魂
记录十七
穿过玻璃•我死了•走廊
记录十八
逻辑的迷宫•创伤与膏药•此后再也不会
记录十九
无穷小的三阶函数•愁眉不展的一瞥•越过城墙
记录二十
放电•理念的材料•零之绝壁
记录二十一
一个作者的责任•膨胀的冰块•最艰难的爱
记录二十二
凝固的波浪•一切都很完美•我是一个微生物
记录二十三
花•一个晶体的溶解•只要……
记录二十四
函数的极限•复活节•删掉一切
记录二十五
从天堂降落•史上最大灾难•已知的终结
记录二十六
世界依然存在•出疹子•摄氏四十一度
记录二十七
没有目录——不能有
记录二十八
两个女人•熵与能量•身体不透明的部位
记录二十九
脸上的丝线•发芽•别扭的收缩
记录三十
最后的数字•伽利略的错误•难道这样不是更好?
记录三十一
伟大的手术•我原谅了一切•火车相撞
记录三十二
我不相信•人形拖拉机•一个小小的人儿
记录三十三
(没时间写目录了,最后的记录)
记录三十四
休假的人•明媚的夜晚•无线电女武神
记录三十五
箍中•胡萝卜•谋杀
记录三十六
白纸•基督教的上帝•关于我的母亲
记录三十七
纤毛虫•世界末日•她的房间
记录三十八
(我不知道这里是怎么回事,或许只不过是:一个烟蒂)
记录三十九
结局
记录四十
事实•气钟•我坚信
附录
论文学、革命、熵与其他话题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看完书,最能让我反对乌托邦的原因只有一个——乌托邦里没有爱情。 “多么洁白尖利的小牙齿啊!”他第一次见她时就感叹道。 “我又有点不知所措,不由得左看看,又右看看”他对面前的她感到迷惑,像“X”一样未知而“不清楚” “这女人使我不安” “令人难以忍受的甜唇” “因...  

评分

尤金·扎米亚金的《我们》是世界三大反乌托邦小说里出现得最早的一部,却也是国内最少见的一部。相比之下,赫胥黎的《美丽的新世界》版本比较多,而乔治·奥威尔的《1984》则更为出名。不过,正是因为《我们》的少见,才让更多的读者对这部开反乌托邦小说之先河的作品充满...  

评分

这书看的时间早,偶然看到有人提起,就忍不住凭着记忆写一些我最在意的东西。虽然大家都在强调它反乌托邦三部曲的名号,但和另两部比较的话,在我的排名中本书列倒数第一。 并非不喜欢,只是比起另两部这本有些东西更让我介意。也许是作者的背景和信奉的理想,与资本主义教育下...  

评分

看这本书的时候联想到Pink Floyd的《The Wall》,冰冷、机制与尖叫、恐慌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抵制想象力,抵制灵魂,抵制无限,抵制梦,抵制自由…在那个世界把幻想称为疾病、发疯。 海明威自杀的原因之一因为想象力的丧失,科特柯本死因之一也因为嗓音条件的困扰...  

评分

大多数人都因为《1984》而知道反乌托邦三部曲,从而找到这所谓的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我们》。一反常态,此处的第一,并未给《我们》和扎米亚金获增辉,相比《美丽新世界》,《我们》的评价偏低,更不能和《1984》相比。 扎米亚金,这个青年时积极参加俄国十月革命,曾...  

用户评价

评分

11.7万字。非常讨厌这本书的叙述方式,一个非常感性的人,生搬硬套地用一堆数学概念呓语,完全不符合他作为一个极度理性社会的佼佼者的人设,在他身上看不到一丝理性。这样一个割裂的主观视角,加上笔记里的吞吞吐吐,这种形式给读者带来的只有厌烦。这个译本也有很多问题,譬如47页“害怕那个新认识的陌生的不知道为什么会有我电话号码的D-503”,“电话”两个字一加,完全曲解了含义。

评分

我们对我,理性对人性,理智对情感。身处某个时代,写出反映当代的隐喻作品,不一定是个好作家,但一定是个尚有人性的人。

评分

因为I-330始终是I-330,所以D-503也只能是D-503,一个集体的缩影,完全相同的符号。是不是用革命般的鲜红的热烈的爱欲来使我们变成我还远远不够?柏克说过:“毕竟,在作为任何一个共同体的成员之前,我们首先是一个个独立而自负其责的个体;而作为任何一个共同体的成员之上,是我们身为人类一份子的必要自觉。因此,即使这共同体的成员身份万分重要,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它既不是我们退让的最后底线,也绝非我们仰望天空的视力极限。”你没有权力代表任何人,也没有任何人有权力代表你。你只有你自己,你也只能代表你自己。

评分

11.7万字。非常讨厌这本书的叙述方式,一个非常感性的人,生搬硬套地用一堆数学概念呓语,完全不符合他作为一个极度理性社会的佼佼者的人设,在他身上看不到一丝理性。这样一个割裂的主观视角,加上笔记里的吞吞吐吐,这种形式给读者带来的只有厌烦。这个译本也有很多问题,譬如47页“害怕那个新认识的陌生的不知道为什么会有我电话号码的D-503”,“电话”两个字一加,完全曲解了含义。

评分

“三部曲”中,最伟大的一本。豆瓣评分不可靠,奥威尔对这本的评价也不可靠。1. 相比《1984》和《美丽》昭然若揭的“政治讽刺”,《我们》更具备一本文学作品该有的雕琢——“乌托邦”不只是浮在面上的制度、科技、形式,而是一种理念。2. 什么是“我们”?“我们”是对“我”的消融,当“我们”足够大,“我”的密度将足够小,“匿名的公众”理论——恩主不是任何人,就是“我们”。3. 整本书人称代词的出现频率悄悄发生了变化“我们—我—他们—我—我们”,这也是“我”的心路历程。4. 人类到底是追求理性还是渴望非理性?《美丽》偏向于非理性,《1984》没讨论到这个深度,《我们》认为人是渴望理性的非理性。5. “我”和“我们”的叙述转换,带来了不同的视角,强逼出读者的第三视角。6. 新现代主义的描写,足够立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