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玺增
博士,中国古代纺织与服饰史学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院教师,中国博物馆协会服装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吐蕃学会染织服饰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主持完成中国社会科学艺术基金项目“中国古代首服史研究”,清华大学柒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基金项目“南京织金锦(真金线)南京织金锦传承与制作技艺研究”;参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艺术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服装结构研究”,参与完成国家教育部项目“北京奥运会与上海世博会职业服装设计规划与研究”。出版 “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服饰艺术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外服装史》《中国最美服装》和《中国最美首饰》,合著《粉黛罗裳》;曾在《紫禁城》《敦煌研究》《美术观察》《装饰》《服装设计师》《中国服装》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担任陆川导演《王的盛宴》、台湾汉唐乐府南管古典乐舞团《殷商王•后》、国家大剧院阿根廷导演乌戈•德•安纳《牡丹亭》、中宣部重点项目《中国故事—中华文明5000年》等电影、歌舞剧、记录片等服装顾问;盛锡福“中国冠帽博物馆”、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男装博物馆”等学术顾问。参与完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运输司机制服、北京市出租车司机制服、2014年北京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参会服装等设计项目。
应景服饰文化以农耕生活为基础,四季景物变化为环境参照,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为指导,通过簪戴鲜花、装饰节物进行情景设定,描画出自然万物的轮回往复,构建出生动和谐、时节有序、内外融合的社会物质与人文生活景象,诠释了中华民族的浪漫情怀和文化想象力,彰显了中国古人器以载道的造物思想和审美理想,展现了中国古人精湛的手工技艺和纯熟的制物技巧,体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乐观向上、主动进取的民族精神。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非常专业化系统化,横向对比,中西方对比古人用花的历史,值得一看和收藏,不过对于普通人看,需要耐心和兴趣坚持看完才行。
评分错漏不少。如70页,前有,魏紫姚黄,后言,紫和姚黄,应作魏紫和姚黄。如274页,图〔8-226〕应为〔8-236〕等。
评分写风物的部分还行,其他的仿佛在看博物馆展品解说词
评分图片有个别不清楚,也有放错的。 很少看这方面的书,但是博物馆一般都会有这些藏品,古代生活的一部分啊。 感觉条理有时候不是很清楚,历代的,季节的,有些乱。作者对古今中外一些物件还是很熟悉的,可以更加细腻。
评分错漏不少。如70页,前有,魏紫姚黄,后言,紫和姚黄,应作魏紫和姚黄。如274页,图〔8-226〕应为〔8-236〕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