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英国最富盛名的作家之一,也是公认的20世纪“用英语写作的,拥有最多读者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月亮和六便士》《刀锋》《人性的枷锁》《寻欢作乐》等。
毛姆于1874年1月25日生于巴黎,从小在法国生活,8岁丧母,10岁丧父,后被伦敦的叔叔收养,进入坎特伯雷国王学院。1892年,毛姆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学习了一年,后于伦敦圣托马斯医学院学医五年,这一期间,他对社会底层生活有过直接了解,这对以后的写作影响极深。
1944年,长篇小说《刀锋》出版,引起强烈反响。1946年,毛姆回法国定居。1965年12月15日,毛姆在法国里维埃拉去世。
毛姆一生游历甚广,著述亦丰,共创作长篇小说十余部,戏剧约三十部,短篇小说一百多篇,并著有大量评论、随笔、游记等文章。
★全新译本,专文导读
★“最会讲故事的作家”“整个英语世界最畅销的作家之一”毛姆长篇代表作
★毛姆唯一一部以自己的真名命名叙事者的长篇小说,美国出版首月狂销50万册
★两度被改编成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多项提名,勇夺最佳女配角奖
★一本我们在20岁,30岁,40岁都 应 该用心去读的书
-------------------------------
我要走遍世上每一条路,
经历深沉的悲伤、莫名的哀愁、无尽的喜悦,
只求放手一搏、体验人生,追求灵魂中的星辰。
-------------------------------
“人生如果不想随波逐流,就等于是场豪赌,失败的人不胜枚举,成功的人寥寥无几。”
-------------------------------
“我并不怕犯错,搞不好会在其中一条冤枉路上,找到人生的目标。”
-------------------------------
“你不禁会想问自己,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还是只能可悲地任凭命运摆布?”
-------------------------------
本书是毛姆四大长篇小说代表作中最后一部,小说初稿完成后,他说:“写这本书带给我极大的乐趣。我才不管其他人觉得这本书是好是坏。我终于可以一吐为快,对我而言,这才是最重要的。”《刀锋》出版首月,就在美国狂销五十万册,两度被改编电影,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多项提名,并勇夺最佳女配角奖。
本书背景设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1919年至20世纪40年代),小说主人公拉里一战时服役于空军,曾在浩瀚无垠的天空中高飞,想要“远远超越世俗的权力和荣誉”,战友之死让他惊觉生命之无奈与不可超越。退伍后,拉里不上大学,不结婚,也不愿就业,抛下亲友,到欧洲游历,最后远赴印度,在一位象神大师的静修院受到启发,顿悟了生命的真义。
本书是毛姆唯一以自己真名作为叙事者的长篇小说。书中人物虽都“另取其名”,内容却“毫无虚构”,都是源自毛姆与友人的亲身经历。
关于毛姆,除了《刀锋》和《月亮与六便士》我几乎一无所知。对一个了解不深的作者妄加评论实在不是明智之举,但好在这次我仅想针对作品本身罗嗦几句。《刀锋》让我不得不喜欢毛姆,尽管他一边在作品中高谈得救之道,一边与到处搜罗来的漂亮小男孩过着糜烂的生活。他被当作一个...
评分 评分《刀锋》虽然写于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背景主要在一战后的欧洲,但却是一本很容易读下去的小说,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毛姆通过几个人物传递出的价值观和生存之道,时至今日依然让人觉得有温度,像身边那些熟悉的不熟悉的人,像自己。 这是一个英国人眼里的“美国人在欧洲”。一个...
评分1897年,法国画家高更最喜爱的孩子阿丽娜因肺炎去世,悲痛欲绝的高更创作出了油画巨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向何处去?》。这三个如同孩子般的问题,却是哲学上的终极问题。而毛姆也以高更为蓝本,创作了一部探讨艺术与生活矛盾性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 而...
评分时间线上看,《刀锋》很像是《爱德华巴纳德的堕落》拓展后的作品——机缘巧合之下毛姆又遇到了巴纳德或拉里,知道了后续的故事。然而,刀锋已经不是巴纳德的主题——传递另一种生活追求的可能,它展现了生活的形形色色,人性的复杂多变,你跟随主角拉里的身影前移,看到的不只是拉里的变化,而是身边每一个人的改变,他们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和追求,有些听起来庸俗甚或下流,远不及拉里的浪漫主义,然而换一个角度想,他们又何尝不是我们眼中不被理解的拉里呢?
评分无论阅读体验还是故事情节,都要优于《月亮与六便士》,作者似乎总愿意写下离经叛道之人的故事,相比较来说,还是这一本更耐看啦。
评分说实话,读月亮与六便士是跟风,但读完刀锋真的对毛姆讲故事的功力佩服的五体投地。想到每个人出现在他生命中的人可能被他加以润色的编进故事中就觉得好笑,不要轻易和作家做朋友啊~无论从故事还是观念都比月亮更认同更能引发思考。人生有什么意义?人生的意义既是好好活着,活在这尘世中,感受世间的美好。
评分这一本的装帧设计尤其精彩 和内容一样精彩
评分中午的玫瑰虽不比清晨来的娇媚,曾经娇美的事实却不会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