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与战的抉择

和与战的抉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汪朝光
出品人:
页数:245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0-1
价格:CNY 4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234496
丛书系列:中华史学丛书
图书标签:
  • 汪朝光
  • 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史
  • 民国
  • 民国史
  • 国民党
  • 战略
  • 和与战的抉择
  • 战略抉择
  • 国际关系
  • 军事博弈
  • 政治智慧
  • 历史反思
  • 和平发展
  • 冲突管理
  • 决策分析
  • 地缘政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东北在抗战结束后中国历史演进的过程中扮演了特殊而重要的角色。国共对东北的争夺,不仅关系到双方对东北的掌控,而且牵动双方的全盘战略部署,以至东北一度成为中国政治军事形势演进的焦点,并由此而影响战后中国的政治走向和大结局。本书以国际冷战和中苏关系、中美关系为大背景,以国共关系和国共对东北的争夺为研究基点,观察和讨论战后国民党东北决策的由来、制定、实施、影响及其利弊得失,并以此分析国民党何以最终失去了东北,从而也失去了在中国大陆的执政权。

作者简介

汪朝光,1958年出生,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学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学士)、复旦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孙中山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挪威卑尔根大学比较政治系、日本中央大学法学部、中国台湾“中研院”近史所访问学者,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目录信息

序言 金冲及
序论
一、写作缘起
二、研究概况
三、资料综述
四、论述架构
第一章 战后东北局势的演进
一、国民党东北接收决策的提出
二、国民党接收东北的迟缓及其窒碍
三、东北行营的撤退
四、中共进军东北的决策及迅捷行动
五、国民党进军东北与山海关之战
第二章 东北的不战不和之局
一、国际背景下的东北纠葛
二、中共的东北战略布局
三、中苏东北经济合作交涉
四、反苏游行与苏联撤军
五、国民党内关于东北交涉的激烈争执
第三章 东北的战火及国民党东北决策的顿挫
一、一波三折的东北军调
二、四平战役及其政治意义
三、迟来的东北停战
四、国共战略的调整与国民党东北决策的淡出
第四章 国共东北战略实施范例讨论——战后旅大接收问题
一、国共在旅大的不同处境
二、国民党接收旅大受挫
三、中共与苏联在旅大的矛盾关系
余论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好看,連夜讀畢。

评分

打的是四星,内心想的是三星半。读的博论,内容应该和书相差不大。其实最根本的就一句话,国民党不可能在谈判桌上收回东北。这是意识形态和现实利益的必然结果。国民党其它的种种缺点其实都是枝节。同理,即使中共对马歇尔的调停寄予厚望,但是他最终还是会偏向国民党,哪怕是他有时显得很公正。一个成功的历史学家要具备很多条件,但我认为能不能把话说透是其中一项指标,在这一点上汪朝光明显不如邓野,所以这本书也只有三星半的价值。

评分

确为博士选题最合适之抉择,大小适中,篇幅得当,平实易读,不做空论,回乡途中读毕。有趣的一段是对四平之战结果猜想各种途径反转,历史之研究纠结于事件史之中,则不得整体变化之脉络,使得各自孤立,隔阂随生。全球历史之趋势,本就在于发现各种联系比较,发现那些隐蔽的历史

评分

配上邓野《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一起食用更佳。重点看了大连的那一章。国民党和苏联在东北问题的决策上都具有两重性,而国民党在两重性面前囿于国际地位而无法灵活行事,最终只能是屡屡失策。

评分

《人际网络》一书中,几位大佬谈到了国共史研究中要避免成王败寇观念的影响,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毕竟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失败者之所以失败总归有因,本书从战后东北的接收问题着手以观国共成败之因,虽有“成王败寇”之嫌,但作者也充分分析到了共产党在东北的困境与失误之处,东北问题虽然表面是国共问题,其实质是苏美问题,苏联对于国共的态度的变化也端在美国的动态,国民党虽然早有人预料到了这样的局面,但却无实际的行动,或过于自信或激进主战,进退失据,步步错误,着着失败,而在整个内战过程中,这样的问题太多,难怪作者说从东北就能看到这场战争的结局,其言不虚。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国民党作为执政党受制于政治考量太多,共产党则可以做到在几大势力之中游刃有余,但一朝成为执政党,对外方面务虚而不务实的问题也比较多。 @2018-11-05 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