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与战的抉择

和与战的抉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汪朝光,1958年出生,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学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学士)、复旦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孙中山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挪威卑尔根大学比较政治系、日本中央大学法学部、中国台湾“中研院”近史所访问学者,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汪朝光
出品人:
页数:245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0-1
价格:CNY 4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234496
丛书系列:中华史学丛书
图书标签:
  • 汪朝光 
  • 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史 
  • 民国 
  • 民国史 
  • 国民党 
  • 战略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东北在抗战结束后中国历史演进的过程中扮演了特殊而重要的角色。国共对东北的争夺,不仅关系到双方对东北的掌控,而且牵动双方的全盘战略部署,以至东北一度成为中国政治军事形势演进的焦点,并由此而影响战后中国的政治走向和大结局。本书以国际冷战和中苏关系、中美关系为大背景,以国共关系和国共对东北的争夺为研究基点,观察和讨论战后国民党东北决策的由来、制定、实施、影响及其利弊得失,并以此分析国民党何以最终失去了东北,从而也失去了在中国大陆的执政权。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东北问题在战后国共争夺中国控制权的交锋中占据着突出地位,是战后中国诸多矛盾的交汇点,反映出战后初期中苏、中美、国共三国四方关系在东北纠缠一体,外交关系与内政问题相交织,最终又归结为国共两党的争夺,苏联的态度则在其中举足轻重。影响国民党接收东北的关键因素是苏联。令国民党尴尬的是,要收回东北主权,便须向苏联妥协,妥协的结果又将被外界解读为丧失国家主权,使作为执政党的国民党难下决断。苏联是中共的主要支持者,对苏妥协势必牵涉对共关系,从而不能不在东北以至全国范围内对中共作出一定的政治让步,为国民党势所不能。战后美苏两国很快因冷战而趋向对立的现实,使国民党失去了在美苏之间寻求某种平衡的可能,对外政策不能不更趋向于其最重要的支持者美国,从而被苏联目为“亲美反苏”,对国民党更没有好脸色。

评分

配上邓野《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一起食用更佳。重点看了大连的那一章。国民党和苏联在东北问题的决策上都具有两重性,而国民党在两重性面前囿于国际地位而无法灵活行事,最终只能是屡屡失策。

评分

配上邓野《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一起食用更佳。重点看了大连的那一章。国民党和苏联在东北问题的决策上都具有两重性,而国民党在两重性面前囿于国际地位而无法灵活行事,最终只能是屡屡失策。

评分

东北问题在战后国共争夺中国控制权的交锋中占据着突出地位,是战后中国诸多矛盾的交汇点,反映出战后初期中苏、中美、国共三国四方关系在东北纠缠一体,外交关系与内政问题相交织,最终又归结为国共两党的争夺,苏联的态度则在其中举足轻重。影响国民党接收东北的关键因素是苏联。令国民党尴尬的是,要收回东北主权,便须向苏联妥协,妥协的结果又将被外界解读为丧失国家主权,使作为执政党的国民党难下决断。苏联是中共的主要支持者,对苏妥协势必牵涉对共关系,从而不能不在东北以至全国范围内对中共作出一定的政治让步,为国民党势所不能。战后美苏两国很快因冷战而趋向对立的现实,使国民党失去了在美苏之间寻求某种平衡的可能,对外政策不能不更趋向于其最重要的支持者美国,从而被苏联目为“亲美反苏”,对国民党更没有好脸色。

评分

确为博士选题最合适之抉择,大小适中,篇幅得当,平实易读,不做空论,回乡途中读毕。有趣的一段是对四平之战结果猜想各种途径反转,历史之研究纠结于事件史之中,则不得整体变化之脉络,使得各自孤立,隔阂随生。全球历史之趋势,本就在于发现各种联系比较,发现那些隐蔽的历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