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国》是莫言于1989年至1992年创作,又于1999年进行了大幅修改的长篇小说。小说叙事结构精巧复杂,作家“莫言”笔下的侦查员丁钩儿去酒国调查官员烹食男婴的案件,最后不敌酒色的诱惑,最终掉下茅坑;酒国市酒博士李一斗写就的九篇短篇小说中,父母卖男婴,酒国市中吃驴吃鸭嘴兽吃猴子吃蟋蟀,李一斗丈母娘家族采燕,李一斗岳父为了寻找“猿酒”抛弃妻子独上白猿岭等等,文体五花八门,故事魔幻现实;以及,作家“莫言”与李一斗之间的通信,最后作家“莫言”来到酒国,不可遏止地重复起了自己笔下丁钩儿的经历,开始接触酒色,开始堕落。三层结构相互联系又天马行空,大胆诙谐的语言叙述了一个个荒诞不经的故事。
“原想远避政治,只写酒,写这奇妙的液体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写起来才知晓这是不可能的。当今社会,喝酒已变成斗争,酒厂变成了交易场,许多事情决定于觥筹交错之时。由酒场深入进去,便可发现这社会的全部奥秘。于是《酒国》便有了讽刺政治的意味,批判的小小刺芒也露了出来。”
莫言,山东高密人,1955年生,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有《红高粱家族》、《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蛙》等长篇小说十一部,《透明的红萝卜》、《司令的女人》等中短篇小说一百余部,并著有剧作、散文多部;其中许多作品已被翻译成英、法、德、意、日、西、俄、韩、荷兰、瑞典、挪威、波兰、阿拉伯、越南等多种语言,在国内外文坛上具有广泛影响。
莫言及其作品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茅盾文学奖”,香港浸会大学“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红楼梦奖”,台湾“联合文学奖”,法国“Laure Bataillon(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意大利“Nonino(诺尼诺)国际文学奖”,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大奖”,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等。
因为莫言可爱的散文风格而去读他自己说耗费巨大经历而成的这本书。 不甚了了,不怎么明白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反腐?总是很难,一直认为存在即是合理。 这种几个荒诞故事穿插一起,来信回信不知所以的行文风格不是我这种智商60-的人所能接受的。 不过,他的散文,那些关于...
评分莫言: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 我们惯常听到的是把长篇写短的呼吁,我却在这里呼吁:长篇就是要往长里写!当然,把长篇写长,并不是事件和字数的累加,而是一种胸中的大气象,一种艺术的大营造。那些能够营造精致的江南园林的建筑师,那些在假山上盖小亭子的建筑师,当然也很了不起...
评分一本让你讨厌的书 莫言是个农民,他不断的强调自己是个农民,从他的《酒国》来看是有道理的。他的这本《酒国》写的内容是一个侦查员进酒国调查食婴案和一个酒国青年跟莫言的(创作)通信,结构用的是第三人称叙述和信件和短篇小说依次混...
评分等读完了《酒国》,我算了下,我一共爆了三次粗口。 一开始的时候,我实在懒得去理会新闻微博里专家学者对莫言的褒贬。他们纠结于莫言的写作风格,用各种“主义”给他的作品分门归类并鸣鸣自得。但这大部分的歌功颂德或者口诛笔伐都是发生在2012年10月11日晚上7点之后,在此之...
评分之前读过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和半本《檀香刑》,这本是今年专外课的指定读本,所以又找来读。 说实话,书的背面那一派称赞之词我觉得颇恶心。据说莫言现在成天到晚地想着搞诺贝尔文学奖,经常找大江健三郎那票人给他说好话写推荐信,结果两年过去了依然没有他。 我看他希望...
不能算是很喜欢本书的写作,大概有如下感想:1,作品的结构感觉有些松散,未能很有机地结合,这点不如略萨;最喜欢的部分反而是“李一斗”和“莫言”的书信往来,可读性高,李一斗的小说越来越混乱离弃,正文部分则过于酣畅,有读余华《兄弟》下部之感;2,魔幻现实意味浓厚,官场讽刺与社会讽刺都很显明,这些点上倒并不生涩;3,代后记很值得一看;作品以“酒”为契揭示出的所有内涵,之所以根基扎实、非空中楼阁,就在于作者丰富的童年与青年历程。
评分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得知,我家的猫,昨晚睡觉被天天压死了。
评分2018.7.24 晴 回想起高三的某个夜晚,我捧读着粗制烂印厚本小字的“全集”,《酒国》的印象尤为深刻,看得人毛骨悚然,浑身震颤,多年后重温,却在代后记里倍感意外,在29年前敢于返身“吃人”主题的莫言老师,认为“官员的腐败,是所有社会丑恶现象的根本原因”,这让我不得不抑制住自己的欣然如醉了。
评分害,写得还好。
评分狂乱,恍如做梦,笔法快得来不及思考其中深意,深深沉浸在文字里,如此张弛有度的人描写。头疼,值得细细品味。好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