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日本文化 日本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 鲁思·本尼迪克特 *北京·商务印书馆* 美国 @译本
发表于2025-02-23
菊与刀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日本人借助两三种古老的传统而保持平衡。其中之一就是“自我负责”精神,亦即他们所说的自己负责擦掉“身上的锈”。正如佩刀者有责任保护刀的光洁。在某种意义上,刀并不是进攻的象征,而是理想和敢于自我负责的比喻。这种刀,乃是在更加自由、和平的世界也能保持其光洁的象征。
评分1.老胡读过是我阅读的诱因 2.鲁斯的常识性错误不少,说一个我发现而编者没标注的,狼来了不是日本故事,源自伊索寓言。3.日本评论家所否认的一些观点,其实真的存在,比如等级制。文化烙印是很难去掉的。
评分写得非常好!不到2年的时间,对于一个从未到过日本的,只能借助战俘和隔离所里的日裔美国人、英译日本书籍等资料的学者,写到这个地步真的很厉害!很多观点觉得很新颖:比如日本人的各安其所、耻感等,感觉对日本人多了解了不是一点点。日本人随机应变、只追逐最强者的水平真是厉害,感觉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虽然心理上我并不希望这样的事发生。
评分只借助些许文字资料和周围人的只言片语就研究得如此透彻,着实不容易 作者将日本历史和社会演变中日本人的生活模式同日本人的特点联系在一起,是很合理的思考方式,也是正确的一个方向,但不可避免地有不足之处 《菊与刀》不仅研究了二战时期日本人的特点,还结合对比了日本文化之源头: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特点,个人认为作者对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的区别还是把握得很准确的 通读此书后,再结合个人的一点经验来讲,关于某个民族的性格特点或许还是自己人来研究会比较容易一些,尤其这本书的作者还是美国人,跟亚洲人的区别太大,在研究的过程中一旦跟自身的性格和思考模式进行对比时,观点难免变得极端很多 建议在阅读此书后,及时补充相关资料,尤其是日本学者的评论或者读后感
评分菊的温婉,刀的锋芒。 日本人真的活的太压抑了。 处处为他人着想,尽量不麻烦别人!
鲁思·本尼迪克特(1887-1948),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早年学习英国文学,故其作品文笔高妙,并善于作诗以及细腻的描述。她的作品中,尤以《文化模式》与《菊与刀》最为著名。尽管她论述的重要性已被其他理论取代,但其著作中提出的问题与关怀,至今仍受到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重视与关注。
吕万和,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兼任教授。曾任天津市历史研究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室、日本史研究室研究人员。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研究员、天津社会科学院咨询委员(1989年)等。出版作品有《简明日本近代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明治维新与中国》一书(日本、东京六兴出版社,1988年)等。
《菊与刀》是二战后期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奉美国政府之命,为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为美国管制战败后的日本提供政策依据。
“菊”本是皇家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以“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等),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作者把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为“耻感文化”,认为它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其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在于人的内心。
本书自1946 年出版以来,在全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已经成为研究日本民族性的必读书,并被认为是社会科学研究直接运用于政治实际操作的杰出例证。
按:不知大家手中的《菊与刀》有无这篇文章在附录,川岛武宜的评论是我手头能见到的相关文章中最具学术性和批判性的。本文在高度肯定本尼迪克特的学识能力、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同时,不光从细节问题上指出了若干问题,还指出了本书的一些方法局限,比如历史视角的缺失、将日...
评分 评分 评分最近看了某著名知日文化人介绍怨灵史观文章,论点倒也不新鲜,但其中有些观点是很有代表性的,比如他说“今天的人不能用今天的想法看待古人,我们中国人也不能用中国人的想法看待日本人,匪夷所思是正常的罢。”,这也代表了今天许多所谓的知日人士的看法,即强调日本文化的特...
评分读书的时候就被无数人推荐的书。以前不屑于了解,后来想明白了,讨厌一样东西也应该弄明白原因,不然就是糊弄自己。 一边读一边想起了《聪明的一休》,本尼迪克描写的幕府时代与一休中的描写没什么差别嘛。 还记得桔梗店老板的卑躬屈膝样子吗?那时候商人是比较富裕的,但商人...
菊与刀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