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紀德(1869—1951)法國作傢,1947年諾貝爾文學奬獲得者。他廣泛關注宗教、愛情、傢庭、性、政治等各類問題,熱烈歌吟解放與自由。一生著述豐富,主要作品有散文詩集《人間食糧》,小說《僞幣製造者》《背德者》《窄門》《田園交響麯》《梵蒂岡的地窖》,遊記《訪蘇歸來》,自傳《如果種子不死》,戲劇《俄狄浦斯》等。
李玉民,從事法國純文學翻譯二十餘年,譯著五十多種,約有一韆五百萬字。主要譯作小說有:雨果的《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巴爾紮剋的《幽榖百閤》,大仲馬的《三個火槍手》、《基督山伯爵》,莫泊桑的《一生》、《漂亮朋友》、《羊脂球》等;戲劇有《繆塞戲劇選》、《加繆全集?戲劇捲》等;詩歌有《艾呂雅詩選》、阿波利奈爾詩選《燒酒與愛情》等六種。此外,編選並翻譯《繆塞精選集》、《阿波利奈爾精選集》、《紀德精選集》;主編《紀德文集》(五捲)、《法國大詩人傳記叢書》(十捲)。在李玉民的譯作中,有半數作品是他首次嚮中國讀者介紹的。
《人間食糧》是紀德的《人間食糧》(1897)與《新食糧》(1935)兩部散文作品的閤輯。
《人間食糧》被譽為“不安的一代人的《聖經》”,作者以他在非洲地區的漫遊為綫索,以虛擬的女神為他的傾訴對象,描摹異國風情,抒發人生感懷,紀德宣泄青春激情、追求快樂的宣言書。充斥著一種原始的、本能的衝動,記錄瞭本能追求快樂時那種衝動的原生狀態;而這種原生狀態的衝動,給人以原生的質感,具有粗糙、自然、天真、鮮活的特性,得到青年一代的認同。
《新食糧》再度弘揚 “感性”的力量,贊美如宗教般神聖的生命激情。作者寫道:“快樂對我來說,就不僅像過去那樣是一種天生的需要,還成為一種道德的義務。”“我的幸福就在於增添彆人的幸福,我有賴於所有人的幸福,纔能實現個人幸福。”
遇合,是纪德在《新食粮》中经常提到的一个词。它恰巧说明了我和这本书的缘分和遭遇。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图书馆的某个角落。我蹲在书架旁寻觅能激荡我心灵的书籍。恰巧,就在这时,我遇见了你,《人间食粮》。 在这之前,我并不知晓纪德是一个怎样的人物。恕我孤...
評分嗯。。我在路上打发时间。。翻看前面就已经HIGH了。。关于一个病人,一个曾经的病人,也许现在还没有治愈或者多少落了点毛病的非正常人的思维思想。。颇接近人家的那种生活总不圆满的观感。。 看到其中的片段。。总有相识相知之感,然后就会颓丧。。原来人类永远都在一代一代...
評分港真,看了这本书以后,你会觉得现在市面上那些鸡汤简直弱爆了,如果没记错的话,咱们鸡汤的祖师应该是尼采同学,看的出来纪德是得了尼采写鸡汤的真传的,并且青出于蓝胜于蓝了。起码就这一本是如此(尽管我不知道他们谁先出生。) 写《先知•沙与沫》的纪德和这个纪德,大概...
評分我的理解 ——读《人间食粮》 文/唐斯婷 “抛弃自己的优越感吧,它是思想的一大包袱。” 所谓的优越感,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方式之一,你越是小心谨慎地保护它,它只会给你一个结果:身受束缚。 不断地否定自我,甚至承认“我”是不存在的。忘我的时候,我们的人生反而更从容地...
評分觉得它更像一幅幅画。读的时候不是在阅读文字,不像读《约翰·克里斯托夫》那般字字斟酌,我甚至不愿停留去细细理解每个词每句话的含义——我曾尝试过,但是失败了,因为发觉新词很多,那些地名呀人名呀,其实就这样扫过一遍也许更好——于是我就快快扫过了。我喜欢。 我发现...
聖經一般的書
评分我想這應該是很美的文字,隻是我不懂得欣賞,因為太過瑣碎而無謂。作者筆下是美好的自然與純粹的自由。行己所欲,不停留,不留戀,不束縛,是一種對生命的無限期待與希望。也許放縱,但卻真實而快樂
评分需要再讀個幾遍
评分聖經一般的書
评分大愛翻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