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境况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人的境况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美] 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 作者
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寅丽 译者
2017-4-1 出版日期
305 页数
68.00元 价格
平装
汉娜·阿伦特作品 丛书系列
9787208143180 图书编码

人的境况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哲学  汉娜·阿伦特  政治哲学  社会学  社会科学  社科  西方现代哲学  德国现代哲学   


喜欢 人的境况 在线电子书 的读者还喜欢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4-16


人的境况 在线电子书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下载 2025

人的境况 在线电子书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下载 2025

人的境况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人的境况 在线电子书 用户评价

评分

所有的悲傷都可以忍受,衹要你把它們放到一個故事裡或講成一個故事。

评分

一本不太好“啃”的书。读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努力理解汉娜阿伦特的框架及视角,这对我无疑来说是一种陌生化体验。另一方面,跳出框架之外,这书倒是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让我想起了读过的多本其他著作,上至古希腊下至当今消费社会中间是现代性诸多问题,对比的过程十分有趣。

评分

所有的悲傷都可以忍受,衹要你把它們放到一個故事裡或講成一個故事。

评分

阿伦特从西方哲学的源流上:荷马史诗的精神和苏格拉底一脉的哲学思想中汲取知识,用在了认识“现代性”的问题上。她的解读让人意识到,现代人感到痛苦和困惑的根源,可能在于他们正在过一种希腊先哲曾认为,作为一个人不应该过的生活:为生命的必然性全力奔波,并且不再追求价值意义上“不朽”的生活。接着是人所处的世界:哲学和沉思生活的消失,对科学和数学知识的高度信任,为人类和世界带来了什么。这一部分还有待整理。对阿伦特谈论“宽恕”的部分印象很深。囫囵读过了一遍,还不能说懂。

评分

阿伦特从西方哲学的源流上:荷马史诗的精神和苏格拉底一脉的哲学思想中汲取知识,用在了认识“现代性”的问题上。她的解读让人意识到,现代人感到痛苦和困惑的根源,可能在于他们正在过一种希腊先哲曾认为,作为一个人不应该过的生活:为生命的必然性全力奔波,并且不再追求价值意义上“不朽”的生活。接着是人所处的世界:哲学和沉思生活的消失,对科学和数学知识的高度信任,为人类和世界带来了什么。这一部分还有待整理。对阿伦特谈论“宽恕”的部分印象很深。囫囵读过了一遍,还不能说懂。

人的境况 在线电子书 著者简介

汉娜·阿伦特(1906—1975),德裔美籍犹太人,生于德国汉诺威。曾师从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在海德堡大学获博士学位。1933年因纳粹上台而流亡海外,于1951年获美国国籍。自1954年开始,阿伦特先后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开办讲座;她还担任过芝加哥大学教授、社会研究新学院教授。阿伦特以《极权主义的起源》、《在过去和未来之间》、《论革命》及《人的境况》等著作,为当代政治哲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20世纪较具原创性和影响力的政治思想家之一。


人的境况 在线电子书 图书目录


人的境况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在线电子书下载

人的境况 在线电子书 图书描述

在本书中,阿伦特力图表明“积极生活”的三种活动——劳动、工作和行动——的区分是基于人的条件而做出的,她理解的人的“条件”,既不是所谓人的本质属性,也不是康德意义上规定人类经验方式的超验条件,而是人在地球上被给定的那些生存条件:劳动的条件是人们必需维生,工作的条件是人们必需建造一个人造物的世界,行动的条件是人们必需在交往中彰显自己,回答“我是谁”的问题。离开了这些条件,生活就不再是“人”的生活了。在此意义上,人是被条件规定了的存在(conditioned beings)。但他们的活动又创造着自己下一步生存的条件,比如劳动超出家庭和国家界限的全球化发展,和人从宇宙的角度对地球采取行动,都根本上改变了人类未来的生存处境。本书在结构上另一个值得关注之处是“积极生活”(vita activa)与“沉思生活”(vita contemplativa)的二元对照。第一章给出的两种生活的对照,为全书确立了一个隐含的背景框架。实际上,只有在此二元对照下,劳动、工作和行动才可能有效地保持自身,因为与两种生活方式相应的,是古代西方对两个世界的想象:柏拉图的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或基督教的尘世之城和天上之城,前者是变化的、有死灭的,后者是永恒不变的。在那里,制作或工作被当成一切活动的原型,人在制作中模仿神圣世界的创造,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和荣耀都来自后者,后者才是他渴望回归之所。阿伦特认为这种沉思生活高于积极生活的等级秩序,在传统政治思想中导致了对政治的伤害,因为政治哲学家倾向于以制作模式把行动理解为按照某种真理来统治。但对立之消隐的灾难后果,要在世俗化的现代才清晰地浮现出来。在神圣世界不再被信仰,沉思“被逐出有意义的人类能力行列”之后,制作活动也失去了衡量他的产品真实性的标准,作为人造物的世界越来越相对化,丧失了它得以立足的持久性和稳固性。二元世界观的消失,一方面让现代人丧失了作为生存条件的“世界”,另一方面人被抛回到自身,返回到孤独内心来寻求真实性和确定性的基础。“世界异化”和“向自身的回返”最终以牺牲世界和牺牲行动为代价。虽然在现代早期,人作为制造者获得过短暂的胜利,那时人曾被高举为目的,但“由于现代的世界异化和内省被提升为一种征服自然的无所不能的策略,也就没有哪种能力像制作——主要是建造世界和生产世界之物的能力——一样,丧失得如此之多”(本书第242页)。在最后一章,阿伦特哀悼了技艺人(homo faber)的失落:匠人精神始终预设了一个物的世界,在那里,物质闪耀、语词可听,但在世界塌陷,甚至被还原为生物循环意义上的自然的情况下,最终是劳动动物(animal laborans)取得了全面胜利,而这就是我们已生活于其中的世界。

人的境况 在线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在线电子书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人的境况 在线电子书 读后感

评分

P1 积极生活来表示三种根本性的人类活动:劳动,工作和行动。 本书的主旨就是阐述积极生活的内容,作者认为这三种活动是根本性的,理由是:人在 地球上被给定的生活的一种基本境况,个人觉得理由有些牵强。作者突出这三种活动的重要 性,将他们一一道来,让我们站在一种更高...  

评分

概要 ―――――――――――― 《人之境况》(The Human Condition)是德裔美国学者汉娜•阿伦特于1958年出版的政治哲学作品。 阿伦特在她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中,对德国纳粹主义和苏联斯大林主义进行了考察,此前人们认为两者彼此孤立,而阿伦特则...  

评分

首先要说,大陆的这本是杰作和错乱的删节的翻译的结合。 Hannah Arendt(1906-1975,美籍德裔犹太人)是20世纪最重要、最具原创性、影响最大、也是最富争议的政治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之一。她的主要著作《人的条件》、《极权主义的起源》等已成为政治哲学的经典。她生于德国犹太...  

评分

为尊重知识产权,这里仅抄录陶先生文中的第一、第二则勘误,其他勘误请参见陶先生博客全文。 全文网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a348be0102ecnz.html 或 http://tao.dongfeng.blog.163.com/blog/static/1285367132013519590121/ --- 原文:In the experience ...  

评分

【按语:在实践优于思辨、行动意味着自由的意义上,阿伦特是康德-尼采式的;就行为属于讲述者而非作者,源自意愿的行动的尺度是伟大而非预先的道德律的意义上,阿伦特更是尼采-海德格尔式的。在《人的境况》中,阿伦特是含混的:她一方面反对古希腊的玄思优于vita activa,另一...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人的境况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人的境况 在线电子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