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勘学释例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文献学 校勘学 陈垣 學術 非虚电子版E 实 #IBOM ##FK #
发表于2025-02-23
校勘学释例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流泪了,太厉害了。
评分反面教材成功利用示范
评分流泪了,太厉害了。
评分一看就懂,校起来两眼一黑????
评分和《史讳举例》风格相似的小书,同样是言简意赅,以“例”服人。不过其实只针对《元典章》这一部书,因此书名有一些不太符合。关于元代用语本身的常识,以及一系列因不谙元代用语致误的例子最有启发。如果能有善本进行对校,自然极好,即使只做一些机械性的工作,也能做出不小的成绩。对于沉溺于理校法的古人来说,他们的方法似乎缺少一些科学性,因而容易将整个校勘学引入歧途,很多时候“事倍功半”,胡适之议论确有其道理。但博闻强识本就是旧式学者的一大理想,甚至是炫耀的资本。能够融会贯通并作出精深的推理,多有发挥的恐怕也只有钱、段、王等寥寥数人而已,这无疑是一个很高的境界,你也不能够指望总能得到好的底本。在科学性早已成为主导的今天,我反而觉得后者才更令人心驰神往。
陈垣(1880.11.12¬——1971.6.21),广东新会人。字援庵,又字圆庵。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与陈寅恪并称为“史学二陈”,二陈又与吕思勉、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著有《元西域人华化考》《校勘学释例》《史讳举例》及《通鉴胡注表微》等,后汇为《陈垣全集》。
校勘学起因于文件传写中的错误率太高,文件越古,传写的次数越多,错误的机会也越多。校勘学的任务就是改正这些传写中出现的错误,恢复一个文件的本来面目,或使它和原本差别最微。本书原名《元典章校勘释例》,是国学大师陈垣在校勘《元典章》基础上,分条陈列旧刻致误的类例,如行款误例、通常字句误例、校例等,总结概括了校勘学中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现象与校勘方法,是校勘学上一部带有总结性的重要著作。
是書舊題《元典章校補釋例》,多據元本校正沈本,非惟臚列異文,抑且細設誤例,析其致誤之因,較曲園《古書疑義舉例》益重版本,故臆決者少,且援菴老於有元名物、制度特為精熟,故能斷其是非,此其難能可貴者也,至於校法四例,沾溉後學,更無論矣,此胡適之序述之已詳,其持...
评分胡适的《〈元典章校补释例〉序》(收入《胡适文存》第四集卷一时,改题为《校勘学方法论》,下简称《释例序》)是中国近代校勘学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陈垣《校勘学释例》(即《元典章校补释例》的后身,下简称《释例》)更是近代重要的校勘学论著。但是目前学界的研究,多关注...
评分胡适的《〈元典章校补释例〉序》(收入《胡适文存》第四集卷一时,改题为《校勘学方法论》,下简称《释例序》)是中国近代校勘学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陈垣《校勘学释例》(即《元典章校补释例》的后身,下简称《释例》)更是近代重要的校勘学论著。但是目前学界的研究,多关注...
评分是書舊題《元典章校補釋例》,多據元本校正沈本,非惟臚列異文,抑且細設誤例,析其致誤之因,較曲園《古書疑義舉例》益重版本,故臆決者少,且援菴老於有元名物、制度特為精熟,故能斷其是非,此其難能可貴者也,至於校法四例,沾溉後學,更無論矣,此胡適之序述之已詳,其持...
评分胡适的《〈元典章校补释例〉序》(收入《胡适文存》第四集卷一时,改题为《校勘学方法论》,下简称《释例序》)是中国近代校勘学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陈垣《校勘学释例》(即《元典章校补释例》的后身,下简称《释例》)更是近代重要的校勘学论著。但是目前学界的研究,多关注...
校勘学释例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