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淹没与被拯救的

被淹没与被拯救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者简介】

普里莫·莱维,意大利犹太人,作家,化学家,奥斯维辛174517号囚犯。1919年,莱维出生于意大利都灵;1943年,他因参与反法西斯运动被捕,后被遣送至集中营。战争结束后,他回到故乡都灵生活。在此后的人生中,他从事工业化学这一行当30年,同时作为一位作家,写作了“奥斯维辛三部曲”(《这是不是个人》《休战》和《被淹没与被拯救的》),以及其他建基于其化学家身份和大屠杀幸存者经历的小说、散文和诗歌作品。1987年4月11日,莱维从他出生的房子坠落身亡。

作为奥斯维辛最重要的记录者和见证人,莱维的文字具有一种与其他受难者不同的特质,他秉持一种化学家的冷静与节制书写记忆,同时,又如菲利普·罗斯所说,“本该充满悼念情绪和无尽的绝望,相反却充满活力”。他的文字,让人们更理性地思考人性。

···

【译者简介】

杨晨光,辽宁沈阳人,译作另有《最后的猎巫人》《休战》《莱维传》等。

出版者: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意] 普里莫·莱维
出品人:三辉图书
页数:260
译者:杨晨光
出版时间:2017-10
价格:4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08650029
丛书系列:三辉书系:普里莫·莱维作品
图书标签:
  • 奥斯维辛 
  • 普里莫·莱维 
  • 历史 
  • 二战 
  • 意大利 
  • 外国文学 
  • 文学 
  • 小说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奥斯维辛最重要的记录者和见证人,意大利国宝级作家,“欧洲最高尚、最不可或缺的作家之一”,卡尔维诺称其为“我们时代最重要、最富有天赋的作家之一”

◆莱维的最后一部作品,如手术刀般切开了那些渐被遗忘却极其致命的人类道德病痛

◆最具思辨性、对大屠杀提出的道德问题讨论最深入的著作

···

【内容简介】

1984年《被淹没与被拯救的》第一次出版时,距离大屠杀已有四十余年,物证被销毁,记忆已模糊,有人刻意回避,也有人拒绝承认,而莱维写作本书的目的即是记忆和见证这段历史,让人类避免重蹈覆辙。

在本书中,莱维极其冷静地分析了集中营和集中营之后的一些关键问题:人类记忆所具有的欺骗性、纳粹摧毁囚犯意志的诸种手段、集中营中的特殊语言,以及暴力的本质。同时,他怀着幸存者的羞耻感和罪恶感,对善与恶、正与邪、加害与受害的绝然区分始终抱持怀疑,对道德的灰色地带与人性的缺陷进行反思,努力呈现了那个极端环境下错综复杂的真相与事实。

···

【名人及媒体推荐】

以二十世纪文学巨擘的精神毅力和镇静头脑,这个瘦弱的、恭顺的、谦卑的化学家系统地回忆了德国的人间炼狱,他稳步细致地推进,之后用明晰、朴素的散文语言让那段经历为世人所了解。

——菲利普•罗斯

·

我们时代最重要、最富有天赋的作家之一。

——伊塔罗•卡尔维诺

·

在普里莫•莱维的作品中,没有一句话是多余的,每个字都不可或缺。

——索尔•贝娄

·

莱维的证词超出一般体验。他的叙事是复杂、敏感、沉静的。它通常比其他人的回忆录“更冷静”——这就是为什么当它突然带着抑制愤怒的能量而迸发热情与闪光时,比所有的回忆录都有力的原因。

——托尼·朱特

·

欧洲最高尚、最不可或缺的作家之一。

——《洛杉矶时报》

·

普里莫•莱维不仅仅是一个大屠杀幸存者或者一个“了不起的大屠杀作家”。他是一个坚持公义的人。一些人杀戮无辜,却仍要说这罪恶存在于所有地方和所有文化,莱维在用他锋利的言语与之对抗。

——《纪事报》

·

普利莫•莱维将语言交还于我们,正如他在暴虐的角落与缝隙之间努力寻找真正的自由一样。他的幸存让我们得以在屋顶上高喊:“永不重来!”

——《社会主义评论》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这是一本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书。 普利莫·莱维,意大利作家、化学家以及奥斯维辛174517号囚犯,自从奥斯维辛获救后,莱维一直在描写集中营的生活,是创作,更是证词,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比普通的幸存者更加能够准确的反映集中营的生活。«被淹没和被拯救的»是普里莫·莱维...  

评分

很喜欢作者,具备了我最在乎、也最欣赏的两个特质:理性和善良。最美好的灵魂,在经历了最黑暗的环境后,必将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我的思维习惯和作者挺像的,作者称之为“化学及其衍生范围内所获得的思维习惯”。其实就是在分析或预测一个人、一件事的时候,就像是在套用一个...  

评分

文 陈增爵 来源 文汇读书周报 http://dszb.whdszb.com/whdszb/html/2013-03/29/content_157312.htm (原标题:反思,是拷问人类良知的锲而不舍 ———评《被淹没和被拯救的》) 关于追述德国法西斯集中营种族灭绝大屠杀的著作,在西方,特别是欧洲可以说为数众多。上海三联书...  

评分

意大利作家普利莫•莱维的《被淹没和被拯救的》一书与我们平时读到的幸存者写作有着很大的不同。它一方面是以奥斯维辛幸存者的身份进行回忆录式的写作,就如同我们平时读到的大多数幸存者的文学创作相同,但是从一个更深的层面上,莱维的写作又深入到了这种回忆录写作的本体...  

用户评价

评分

周四听了一场企图用spectacle来解释革命和现代生活的小讲座,听完被这种(后)结构主义恶心得想吐,觉得好像所有现代社科都被这种狂妄浸没了,总是为了寻求一个大历史的答案。正是这样莱维的灰色地带才击中我,极其难过极其愤怒也极其无所适从,但是那里人以人的单位活着。而对这本书我却又有太多无法赞同的地方,包括莱维对于尼采、托尔斯泰和陀氏的道德观的批判,对(和他没有相同经历的)德国人的本能抗拒和他的巨大偏执。但我没有权力批判他,也没有权力为这本书为那整件事贴上几颗冠冕堂皇的星星。正如他所说的,我没有在那个超出人的范畴的地方生活过,我不知道、我也不能知道非人的经历留下的阴影和影响。哲学伦理学的虚伪框架在此通通失效,而他已经做了最大的人的努力了。留给我们的只有恐惧,未知的恐惧。

评分

2018 No.69 值得多读几遍绝不会卖的好书,难得再版了。这个世界需要多一点这么理智客观的作家。

评分

莱维的最后一本著作,正如他在开头所讲,这是一本着重“思辨”的书,文本很有其本职(化学家)风范,照应近期事情,也受到启发看清不少。太过沉重,以至于差点没能翻到末页。这不是虚构文学也不是消遣的产物,对他的经历和写作似乎没有指点的理由,做生存者已经不易,何况他更持续发声。

评分

也许在极端的环境中,人的复杂性被充分地暴露,才能更清晰地意识到文明不断试图推高的底线竟能轻而易举地崩塌。相比于看似更有感染力的情绪化的控诉和发泄,冷静的叙述和谨慎的分析是更困难也更“危险”的——就像莱维所说,面临的是不被相信、不被理解,以及对可能再现的重大灾难的轻忽和遗忘,甚至时间都似乎站在对立面,只能无力地看着它一点点掩埋残存无多的痕迹。哪怕在自己的作品中,莱维仍将自己放在奥斯维辛见证者的位置上,但他又不满足于见证人的身份,更要做个敲钟人。真正让他焦虑和恐惧的,是“后人复哀”的悲剧,巨大的使命感也由此而生。

评分

侵犯、剥夺以及压迫,一切的羞辱与无用的暴力只为将人变成畜牲再集体性的谋杀。奥斯维辛以及纳粹以其惊人的高效与现代性彻底地将人与人性割裂,并予两者毁灭。奥斯维辛是人类历史上最突如其来的黑暗,它证明了人类究竟能如何缺乏思考、混沌的进行每一场骇人听闻的屠杀而无动于衷。并时刻警醒当代的人,我们绝不该再让这样的罪恶重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