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25—1965.12.15),小说家,剧作家。毕业于伦敦圣托马斯医学院,后弃医从文;在现实主义文学没落期坚持创作,并最终奠定文学史上经典地位;倡导以无所偏袒的观察者角度写作,包容看待人性;1946年,设立萨默塞特·毛姆奖,奖励优秀年轻作家;1952年,牛津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1954年,英王室授予Companion of Honour称号;1965年12月15日在法国里维埃拉去世。
一战期间,飞行员拉里结识了一名爱尔兰战友,对方为了掩护他而牺牲。面对战友冰冷的尸体,拉里第一次产生对人生的怀疑:“人在死的时候,真的死得很彻底。”
战争结束后,拉里没有像大家期待的那样,进入大学完成学业,毕业后找一份体面的工作,然后结婚生子。对人生的终极探求使他抛下了一切,从巴黎出发,遍游世界各地,循着无私与弃绝之念走在自我修行的道路上。
他没有野心,对名利也毫无欲念;无论成为何种社会名流都令他厌恶;于是,他或许很满足自己选择的生活,只做好他自己就已足够。
二楼电梯:http://book.douban.com/review/1400528/?start=100#comments 上个星期见缝插针回了趟老家,虽然时间很短,但是无比放松,一直窝在家里腐败。回家的第二天早上,花生兴冲冲去实现夙愿。他拉着我大步流星走到附近一间门面相当肮脏的小吃店,没进门就说:“馄饨两碗...
评分 评分我知道这位作家写过《月亮与六便士》,“毛姆“常常在眼前晃来晃去。许多作家的名字,由于信息社会的发展,便这样如雷贯着我们的耳。我们可以随口对他们的大作如数家珍,甚或侃侃而谈其主要艺术成就,却可能终身也没有翻过其中哪怕一页。 名著,又是长篇,于我当前的工作生活...
评分关于毛姆,除了《刀锋》和《月亮与六便士》我几乎一无所知。对一个了解不深的作者妄加评论实在不是明智之举,但好在这次我仅想针对作品本身罗嗦几句。《刀锋》让我不得不喜欢毛姆,尽管他一边在作品中高谈得救之道,一边与到处搜罗来的漂亮小男孩过着糜烂的生活。他被当作一个...
评分关于毛姆,除了《刀锋》和《月亮与六便士》我几乎一无所知。对一个了解不深的作者妄加评论实在不是明智之举,但好在这次我仅想针对作品本身罗嗦几句。《刀锋》让我不得不喜欢毛姆,尽管他一边在作品中高谈得救之道,一边与到处搜罗来的漂亮小男孩过着糜烂的生活。他被当作一个...
这本书不是想告诉你什么是对的,是想让你自己去感受、选择自己想走的路。不是像拉里这样才是高尚,如伊莎贝尔就是庸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有自己的好恶,有自己对人世间一切事物的感受,不是某个人说某个东西好,就是好。人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这一生到底如何?要你自己去走,自己去感受,去寻找。人人最终都会各得其所,所以不用指责别人的生活方式,也无需去引导或是改变别人,你只需要明白什么是你所喜爱的和你所想要的,这才是你终其一生能追寻的意义。
评分毛姆的小说是有毒的,他会蛊惑人去放弃世俗观念中的“幸福”和“前途”而去追求自我和真理,对于爱情却又看得那么冷峻。如果早十年读到也许我会受其影响,但现在我可是明白,就像书中所写,“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不可否认毛姆很会讲故事,角色塑造也很好,但离大师还差了一点。韦清琦的翻译比较流畅,精炼,其他版本没看过。
评分如果硬要挑出一个人来演 Larry 的话,那请是 Jared Leto 。
评分最喜欢的就是本书第六章,虽然毛姆叔很调皮地在这一章开头说“本章可以完全跳过”,但我觉得这一章关于精神力量、生命意义等哲学问题的探索,是本书里的精髓部分。对于生死问题和生存意义的拷问,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来兴趣的,但经过思索之后,才会有撕扯,会有领悟以及重生
评分201801 by Kindle。几年后再读,从模糊的记忆变成清晰的“啊原来是这样”。喜欢最后一章的点题“成功”,也喜欢讨论梵的部分。这个版本的翻译真的很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