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25—1965.12.15),小说家,剧作家。毕业于伦敦圣托马斯医学院,后弃医从文;在现实主义文学没落期坚持创作,并最终奠定文学史上经典地位;倡导以无所偏袒的观察者角度写作,包容看待人性;1946年,设立萨默塞特·毛姆奖,奖励优秀年轻作家;1952年,牛津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1954年,英王室授予Companion of Honour称号;1965年12月15日在法国里维埃拉去世。
一战期间,飞行员拉里结识了一名爱尔兰战友,对方为了掩护他而牺牲。面对战友冰冷的尸体,拉里第一次产生对人生的怀疑:“人在死的时候,真的死得很彻底。”
战争结束后,拉里没有像大家期待的那样,进入大学完成学业,毕业后找一份体面的工作,然后结婚生子。对人生的终极探求使他抛下了一切,从巴黎出发,遍游世界各地,循着无私与弃绝之念走在自我修行的道路上。
他没有野心,对名利也毫无欲念;无论成为何种社会名流都令他厌恶;于是,他或许很满足自己选择的生活,只做好他自己就已足够。
我知道这位作家写过《月亮与六便士》,“毛姆“常常在眼前晃来晃去。许多作家的名字,由于信息社会的发展,便这样如雷贯着我们的耳。我们可以随口对他们的大作如数家珍,甚或侃侃而谈其主要艺术成就,却可能终身也没有翻过其中哪怕一页。 名著,又是长篇,于我当前的工作生活...
评分 评分“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 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 ——《迪托-奥义书》(见《刀锋》扉页) 很遗憾,我还没去过西藏,但它一直在我的行程规划之内。每个人都有他想要的生活,有人喜欢背包旅行,我不愿意。对我来说,干净的客房、舒服的...
评分关于毛姆,除了《刀锋》和《月亮与六便士》我几乎一无所知。对一个了解不深的作者妄加评论实在不是明智之举,但好在这次我仅想针对作品本身罗嗦几句。《刀锋》让我不得不喜欢毛姆,尽管他一边在作品中高谈得救之道,一边与到处搜罗来的漂亮小男孩过着糜烂的生活。他被当作一个...
评分拉里:刀锋上的行者 郭勇健 (一) 文学大师,在我的心目中大约仅有十余名。以这十余名大师的标准衡量,毛姆肯定够不上一位文学大师。毛姆的《人生的枷锁》,我读过两遍,觉得相当感人,但与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宁娜》相比,不免大为逊色...
或许是记性不好,但感觉确实是这样:《月亮和六便士》主要是月亮,而《刀锋》有月亮也有六便士。
评分如果硬要挑出一个人来演 Larry 的话,那请是 Jared Leto 。
评分毛姆和王尔德一样,本质上都是刀子笔豆腐心的人。老头写作的乐趣似乎是拿把放大镜把所有人的短处揶揄个遍后再收起来还其公道。
评分最喜欢的就是本书第六章,虽然毛姆叔很调皮地在这一章开头说“本章可以完全跳过”,但我觉得这一章关于精神力量、生命意义等哲学问题的探索,是本书里的精髓部分。对于生死问题和生存意义的拷问,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来兴趣的,但经过思索之后,才会有撕扯,会有领悟以及重生
评分最喜欢的就是本书第六章,虽然毛姆叔很调皮地在这一章开头说“本章可以完全跳过”,但我觉得这一章关于精神力量、生命意义等哲学问题的探索,是本书里的精髓部分。对于生死问题和生存意义的拷问,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来兴趣的,但经过思索之后,才会有撕扯,会有领悟以及重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