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文九篇,作者通过考察先秦文献中有关民生、和平、战争、生命、社会正义、法治等思想,借古喻今,表达了自己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各篇文章分别是:《殷周官方思想概况中见民情》、《〈诗经〉中的民声》、《〈易经〉文本对人生旅途中艰险戒惕的写照与祸福转化的哲理》、《古代的“民主广场”——子产的开放“乡校”及其他》、《尧舜禹在先秦诸子中的意义与问题》、《先秦诸子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墨家的社会正义思想》、《墨家的非儒》、《法家的时代性及其思想之利弊》、《杨朱轻物重生的思想——兼论〈杨朱篇〉非魏晋时伪托》。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战国时期,中国虽处于战争对峙状态,但人民之间仍可互相往来,孔子周游列国,既不需“签证”,也免于户口检查,那时自由度和社会开放性,值得“口谈仁义”者学习。
评分终于读完了,将近半年。每次读中哲的书都有点痛苦,虽然停了两个月,还是不想“烂尾”。抛开个人偏见来看,这本书其实还不错,陈老自己也说了这本书是“借古说今”,用一些先代的政治概念去解读先秦诸子的思想确实有些意思。关于先秦诸派的主要观点也讲的比较到位,怎么说,个人风格还是挺明显的,但是这就是哲学著作的特点,不管是哲学史的著作或者哲学理论的著作,我个人认为如果没有个人观点的存在,那么也不足以称之为哲学著作,哲学本就是人的一种思考活动。个人比较喜欢陈老对杨朱的解读,然而就各家思想而言,我还是喜欢墨家而厌儒家。
评分可惜作者是个铁脑壳,压根不懂老庄……说老子“损不足以补有余”是在抨击人间财富分配不均……说庄子反对“誉尧非桀”是没有理性地量化统治者功绩……并且认为老庄是反法治的……观点跟个不开窍的初中生差不多蠢
评分可惜作者是个铁脑壳,压根不懂老庄……说老子“损不足以补有余”是在抨击人间财富分配不均……说庄子反对“誉尧非桀”是没有理性地量化统治者功绩……并且认为老庄是反法治的……观点跟个不开窍的初中生差不多蠢
评分战国时期,中国虽处于战争对峙状态,但人民之间仍可互相往来,孔子周游列国,既不需“签证”,也免于户口检查,那时自由度和社会开放性,值得“口谈仁义”者学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