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世界,博弈是永恒的主题,但每个时代的大国博弈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天涯论坛国际观察代表人物温骏轩历时8年,以地理环境为切入点,以地图为工具,从地缘视角探讨了中国崛起路线。在地域上,他形象生动地解析了欧洲、东亚、东南亚、南亚等区域与中国的地缘政治关系;从时间上 ,他回顾了世界的历史,探讨了文明兴衰、民族兴亡的规律,为我们了解当今世界大国格局和未来国际趋势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更广阔的视野。
本书2009年7月开始在天涯论坛更新,帖子名字为《地缘看世界》。据朋友说,原帖更精彩,里面有很多大神的交流与探讨,还有作者绘制的一百多张地图,有兴趣的可以去天涯搜索。鉴于最初看这本书的时候也只是浅尝辄止,所以并不打算细看帖子做深入的研究。 这是一本通过地缘来探讨...
评分中国古代有个词,叫“左图右史”或“左右图史”,现在常被人们拿来形容历史研究中地图的重要性。确实,光看“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乌孙在大宛东北可二千里”之类的文字,很难有个准确的印象;想据此画出地图,也得费劲安排。可惜的是,我国以前有图的史...
评分我就是个画地图的。 前几天,公司为举办办公新址的启动仪式,特意给每个同事录了一段小视频,随机提问了几个小问题。当被要求用一个词来形容“中国国家地理”这个品牌时,我回答的是“梦想”。 上大学的时候,我学的是地理相关专业,觉得要是能进中国国家地理工作真是做梦也能...
评分国内关于地缘政治的书并不十分多,这本书显得很珍贵。整本读起来流畅。可惜稍有瑕疵: 图为第217页,中印古代地缘压力示意图。 图上标注“死海”的地方,即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交界处,应该是“咸海”。想必是检查疏漏。 出版方万一看见我这篇评论,麻烦改改。 加油鸭~V(...
评分中国古代有个词,叫“左图右史”或“左右图史”,现在常被人们拿来形容历史研究中地图的重要性。确实,光看“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乌孙在大宛东北可二千里”之类的文字,很难有个准确的印象;想据此画出地图,也得费劲安排。可惜的是,我国以前有图的史...
地缘学与风水学是孪生兄弟
评分不管你是地理、政治、历史还是所谓“地缘政治”,这样的写作方式、然后全书几乎没有reference让我觉得简直是荒诞——不是我看不起作者天涯的出身(事实上也有点儿),以这种不严谨的写作方式,我实在分不出你和北京的哥侃大山间的区别。这种书能被豆瓣打到8.9,我们社科书籍的门槛真低。
评分17年6月底买的本书,当时就做出了“本书单纯依靠地缘关系对国际政治格局进行分析的做法较为片面”的评价,如今一年过后再看,确实如此。本书只关注地理关系,而这恰恰是非常假大空的。真正影响国际局势的因素有哪些?人口密度、地形、地理远近、武器投送能力(非常重要)、科技水平及投入方向、国家经济状况、国家资源水平和开发状况、国家资源储备状况……仅仅指望靠地理理解国际政治,未免太过天真。真正想从地理层面理解国关很简单,全球地形图、资源分布图、人口密度图、气候分布图来一份——同时要确保你拥有基本的战役军事常识,毕竟,暴力是维护权益的最基本的手段。
评分良心书籍,高清大图,物超所值。本书主要是从中国和周边国家(东南亚,南亚,俄罗斯)以及欧美大国之间的地缘关系来论述,开篇便阐述了几种的地缘学说与现在世界上角逐脚力的主要几个势力。非洲,中东,中亚,中南美洲提及较少。另,觉得原来“地缘看世界”之名更切合本书主题
评分古典均势论+海权论+地理决定论,新的东西其实并不多,有些判断略有偏颇。不过对种姓制度的解读,虽然只有寥寥数句,但也没有流俗,由此可见,原文虽然是网帖,但还是很有可取之处。另外,这本彩印的书阅读体验真是差到爆,一股子怪味儿,读起来脸痒痒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