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拉沃热·齐泽克,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社会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欧美众多大学客座教授,大名鼎鼎的欧陆哲学家,魅力四射的演说家,光彩夺目的文化理论家,人称“文化理论界的猫王”、“屹立于人类智力顶峰”的“卢布尔雅那巨人”,“几十年来强大无比的杰出阐释者”,自称“一定意义上的共产主义者”和“激进左翼分子”。他深受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和拉康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擅长以通俗文化产品解读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并以拉康精神分析理论、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解析最新的社会文化现象。他“把一切纳入自己的研究领域”,颇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之势,同时“把理论的严密性与阅读的强制性融为一炉”,“是反直觉观察的大师”。
季广茂,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齐泽克在中国最早的译介者。主要研究方向:西方当代文学理论、文化理论和欧陆哲学。
《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第二版)》介绍从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到希区柯克的影片,从瓦格纳的歌剧到海因莱因的科幻,从拉康到福柯,从黑格尔到马克思,从重大政治事件到犹太人的笑谈,从狗智主义到排犹主义,从排泄问题到神学思辨……齐泽克娓娓道来,令人尽享阅读的快感。在这部极具原创性和挑衅性的著作中,齐泽克概括了欲望的原理,把握了无意识的特质,解剖了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洞悉了“后现代”社会和主体的秘密。《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第二版)》是斯拉沃热·齐泽克的开山之作、种子之作和奠基之作,是了解其全部思想的门户和索引。他后来的思想皆源于此,均为《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第二版)》的扩展和注释。
相比《斜目而视》和《不敢问希区柯克的就问拉康吧》,这本书理论更沉重一点。齐泽克把拉康精神分析运用到意识形态当中,并认为意识形态之所以能发挥意识形态的功能,是因为它背后有“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支撑着它。人的一生要经历两次死亡,一次生理性死亡一次符号性死亡...
评分0 人人都知道它是假的,谁也没打算把它当真,人们只是想从它那里得到更多利益。 制定者也没打算当真。他也需要所有人都不当真。这个游戏不需要真实,只需要有人玩下去,游戏才能玩下去。 1 以前一位教马基的老师,做声音洪亮状,做振振有词状,将几个哲学家比如马克思尼采海...
评分读这个版本有几个比较大的问题 1,译者加注原文的情况很多,但多到了不必要的程度。很多很简单的词语也要加注,有点多余。 2,经常出印刷错误。我不知道译者看的是不是ocr转制出来的版本,经常有些令人啼笑皆非也很考想象力的印刷错误,如将É印刷为Ĝ(不知道哪个语言里...
评分(一) 在纳尔逊.曼德拉去世的日子里,齐泽克写了一篇文章《曼德拉的社会主义失败》(见观察者网)。这个在纽约时报署名的齐泽克,我猜就是那个以文化哲学批判立场撰写了《崇高的意识形态虚无》(大意)一书的斯洛文尼亚青年学者。莫不是他现在到了美国做了一名左派立场的自由...
评分感觉齐泽克的意识形态批判总结一下就这三板斧。我是觉得我读书读岔了。 关于主张:主张总是武断的,总是瞧不起人的。任何一种主张都可以用以下这句话表述:【你不知道你生活的痛苦来自何处,让我来告诉你。】相当于:【你活得懵懵懂懂,只有我看透了生活的真相。】哪怕最谦逊的...
看了这个之后,《真实眼泪之可怖》基本上就都懂了,这本又不懂了
评分特地又买了17年版的纸质书来读,不得不说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像盗版……
评分再次通读此书,对齐泽克的理解更近了一步,近期希望有时间再刷一遍
评分非常原创。
评分因为不自由假设(黑格尔)了自己的自由,又因为假设的自由看到(先验滤镜)了自己的不自由(马克思),最后接纳不自由,发现并不是真正的不自由(二重反思)只是被能指功能解读为不自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