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威尔的小说名著《缅甸岁月》中记述了20世纪初驻缅英国人的生活,进而探讨了缅甸殖民地复杂的种族关系。在大英殖民统治日薄西山之际的缅甸,他们相聚在欧洲人俱乐部,整日饮酒,以排遣内心那无法言说的寂寞。其中有一位约翰·弗洛里,他内心柔弱,深知英国统治毫无意义可言,可又缺乏足够的坚毅,不敢为自己的印度朋友维拉斯瓦米医生争取进入白人俱乐部的资格。而没有会员资格以及由此带来的声誉保护自己,医生所拥有的一切,将会毁于一名地方治安官无耻捏造的诽谤之辞。弗洛里无意中爱上一个新来的英国女孩儿,令事态更趋复杂。他必须有勇气作出正确的举动,不止为了朋友,也为了自己的良心。
乔治•奥威尔(1903—1950),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传世之作《一九八四》、《动物农场》脍炙人口,历久弥新,被誉为“一代英国人的冷峻良心”。
《缅甸岁月》这本书强烈建议在去缅甸旅行途中阅读,书中那些故事所发生的殖民时期的背景、奥威尔对缅甸当时的人物、环境的刻画,都让人有种无比错乱恍惚的穿越感,尤其是当你读完一段后,抬头望望窗外的丛林村落或车水马龙的大街时... 时光就在那瞬间停滞了... 另外,在缅甸有...
评分14年的夏天我在缅甸呆了24天,从仰光一路北上,游览了几乎主要的城市和景点。我深爱这个国家,在这里的每一天深刻的感受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这种文化至今繁盛不衰,亦没有突兀而显著的断带。 奥威尔笔下的缅甸,虽然与今时隔百年,但是书中描写的景物依旧,甚至于看到作者描写言...
评分殖民统治是好是坏呢?其实各有各有看法,就算是被殖民者也未必有统一看法。对于殖民统治的代表印度帝国来说,吉卜林显然认为是伟大的崇高的光荣的。可是奥威尔正好相反。 此书算是奥威尔的早期文学。书中基本没有一个“正面”形象,其实最具典型性的倒是那个缅甸人吴金波,他用...
比起《1984》,我不算很喜欢这本书,因为我缅甸生活很难让我有一种画面感,大概是因为缅甸是我不太熟悉的国度以及殖民生活也是离我很遥远的,不过看到后记才发现这本书其实有点儿类似于奥威尔的自传,嗯感谢最后的后记才让我真正读懂这本书。
评分比起《1984》,我不算很喜欢这本书,因为我缅甸生活很难让我有一种画面感,大概是因为缅甸是我不太熟悉的国度以及殖民生活也是离我很遥远的,不过看到后记才发现这本书其实有点儿类似于奥威尔的自传,嗯感谢最后的后记才让我真正读懂这本书。
评分一个人不认同自己的身份,却因为害怕不合群而不敢公开反抗,最终也将酿成悲剧。既然弗罗利自诩是一个清醒的人,那么在第一次被伊丽莎白拒绝之后明明看清了她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还要这么执着,难道真的相信她可以救自己脱离往日的生活?或者说爱情就是这么不合理,好讽刺。
评分奥威尔的文字好像使人留在了那片闷热潮湿的缅甸丛林
评分依然最爱作家前三名,翻译很加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