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隐喻(全布面精装)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苏珊·桑塔格 社会学 人文社科 疾病 文化研究 隐喻 美国 非虚构
发表于2025-02-04
疾病的隐喻(全布面精装)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书中疾病隐喻之外还有军事隐喻,借此厘清了听到“打赢防疫战”时的不适。使用战争话语就意味着在合理化疾病中个体的牺牲和损失,而其中英雄主义的褒奖也会遮蔽事先未能避免的过失,那不是牺牲的英雄,那是因病而经受痛苦的人。
评分桑塔格的推演和立论能力较弱。全书其实仅仅在讲对疾病的祛魅,尤其是对致命疾病的祛魅,从结核病到癌症到艾滋,无论是对神秘化、浪漫化还是恐怖化的讨论,都仅仅停留在祛魅。桑塔格是知识分子,但不是思想家。
评分整个疾病发展史中,身体的重要性经历了质疑、搁浅与变迁:最初由神话元素构成的拼图中,身体被医者与患者同时忽略,在此期间发展出“疾病身体学”——“癌症这种疾病与其说是时间的病,还不如说是空间的病或病状。它的主要隐喻暗示着一种地形学,而其最令人恐惧的后果,除死亡外,是对身体某个部分进行摘除或切除”;后来卡夫卡写道“我患的是心理疾病,肺部的疾病不过是我心理疾病的蔓延而已”,身体便成为可以缺席的中介,或被视为布满疾病的载体,影响着作用于同一身体的精神领域,死亡也被视为一种心理现象;启蒙运动之下,身体与精神意义变得同等重要,精神化的中介能感染纯净的身体(不需交换体液,但以个人信息为前提要求)。同样具有启发性的是,桑塔格在书中隐约提到如何构建拟态环境下的世界观,以及全球化所带来的疾病(隐喻)全球化问题。
评分战争与军事隐喻意味着,牺牲正当化、疾病妖魔化、患者污名化,「不仅为权威制度提供了有说服力的正当性,而且暗示国家采取压制和暴力的必要性。」另,个人好奇中文语境下,滥用「疫情」而不是「流行病」「瘟疫」的原因。(浏览。心脏不舒服,阅读障碍比较严重。)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态度越来越复杂了,甚至觉得它没有任何理论性,但是用理论性来衡量桑塔格又并不恰当。症候式的经验传达依旧准确,某个程度上也相当能启发人,但是也是相当不足够的。
苏珊•桑塔格
1933年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93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她是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与西蒙娜•波伏瓦、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大西洋两岸第一批评家”。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2003年获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及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2004年12月28日病逝于纽约。
苏珊•桑塔格与西蒙娜•波伏瓦、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是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大西洋两岸第一批评家”。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2003年获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及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
“苏珊•桑塔格全集”是她所有作品的汇编,分为“论著”和“文学”两大板块(并包括其子戴维•里夫编辑的“日记”两卷),共16卷,280余万字。“苏珊•桑塔格全集”是迄今为止整个华语世界引进出版的最大规模的当代西方第一流思想家、评论家以及文学家的作品全集,而且是独家版权,在中国当代思想界、学术界、评论界、文学和文化界以及出版界,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疾病的隐喻》一书收录了桑塔格两篇重要论文《作为隐喻的疾病》及《艾滋病及其隐喻》,在文章中桑塔格反思并批判了诸如结核病、艾滋病、癌症等如何在社会的演绎中一步步隐喻化,从“仅仅是身体的一种病”转换成了一种道德批判,并进而转换成一种政治压迫的过程。文章最初连载于《纽约书评》,由于反响巨大,此后数年中两篇文章被多次集结成册出版,成为了社会批判的经典之作。
你经历了一件事,却觉得它不该在此时此景发生,事后你又认定这突然的发生似乎是一种必然。阅读苏珊-桑塔格这本小书的过程便是这样一种奇妙的感觉。 这是一本“易懂”的社科论文集,易懂是指作者以一种片断式的写作方法来论述并分析问题(桑塔格向来反感那种高堂...
评分疾病的隐喻与阶级不平等 ——人生而不平等,将来也不会平等 @秋和Sharemy Susan Sontag所著《疾病的隐喻》[1] (下文直接标注页码)一书分为“作为隐喻的疾...
评分要说这种书,仿佛不得不说福柯,所谓话语体系.她跟在福柯后面,自己身患绝症,辗转求医问药,不得不面对众人. 肺炎癌症艾滋一路说过去,其间必然有许多她自身所遭遇的而她认为不该遭遇的东西,然后以学术的语言呈现出来,她本来就是一副控诉者的姿态,对这个世界,对交往中所使用的语言....
评分同样是癌症,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表示“窝们也想要漂亮妹子的身体!”(咦?) “不行,”制片人说,“你们太不小清新了!” 但是为什么呢? 这要从肺结核说起。 其实中国古人对痨死的人观感并不好,就像红楼梦里的尤二姐,凤姐跟贾母说她是痨死的,老太太赶紧催着拉出去火...
评分梅毒隐喻之于莫泊桑及他的文字 内容提要:在放浪形骸生活的耳濡目染下,年轻的莫泊桑不知不觉在其笔下流露出一个隐喻、一个关于梅毒的隐喻,并最终死于那个隐喻...
疾病的隐喻(全布面精装)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