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问题为中心,对现象学运动之中的“意向性”“自我”“他人”“身体”及“世界”各核心议题之思想史背景与内在发展理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该书初版于1999年,被《中国哲学发展报告1999》(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编辑部、复旦大学哲学系合编)称为该年度现象学“分量的专题研究成果”,也很可能是“同一时段中在整个西方哲学领域内有价值的成果之一”。
陈立胜,哲学博士、中山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曾先后担任纽约大学、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台湾中研院文哲研究所访问学者及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访问教授。
著有《西方哲学初步》(与彭越合著,1999年增订再版,广东人民出版社)、《王阳明“万物一体”论:从“身体”的立场看》(2005年台大出版中心;2008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身体与诠释:宋明理学论集》(2011年一刷、2012年二刷,台大出版中心)等。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挺不错,以关键概念和主导问题作为切入点,有条不紊的梳理出现象学运动的各个发展阶段,语言流畅,逻辑清晰,框架明确,是一本不错的介绍性读物。不过,感觉此类书籍的主要作用还是帮助像我这样以前接触过现象学或者有一定哲学基础的朋友重温和回顾现象学问题,所以作为入门读物的话可能会有一定难度。
评分以主题为中心,梳理和比较了现象学中几个重要人物的观点,易懂,可读性也不错
评分挺不错,以关键概念和主导问题作为切入点,有条不紊的梳理出现象学运动的各个发展阶段,语言流畅,逻辑清晰,框架明确,是一本不错的介绍性读物。不过,感觉此类书籍的主要作用还是帮助像我这样以前接触过现象学或者有一定哲学基础的朋友重温和回顾现象学问题,所以作为入门读物的话可能会有一定难度。
评分4(胡、海、萨、梅)*5(意向性、自我、他人、身体、世界) 整理了5个名词解释。
评分以主题为中心,梳理和比较了现象学中几个重要人物的观点,易懂,可读性也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