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朱,系诗人、艺术策展人、艺术批评家,获《上海文学》2000年度诗歌奖、第二届安高诗歌奖、中国当代艺术奖批评家奖等多种奖项。
出版诗集:《枯草上的盐》(200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皮箱》(2005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故事》(201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艺术评论集《个案——艺术批评中的艺术家》等。
本诗集系作者2012-2016这五年的新诗集,近40首,包括其著名组诗《清河县》第二部。
作品的风格虽然不免怀旧,但叙事所坚持的操守,反诗意,反戏剧化,反浪漫主义。朱朱在追求诗歌之“江南性”的同时,也从内部对此进行颠覆,在相反的向度上挺进着。譬如古今很多江南诗人都把诗写得风光旖旎、软玉温香,朱朱却在温柔乡式的写作中追求尖锐峻冷的风格,以及一种“震惊”的艺术效果。
第一次读朱朱的诗,感觉很是失望。 以下的评价可能过于苛刻,但都是真实感受: 词语沉重,轻浮,偶尔平庸。创作的惯性大于表达欲,读不到真挚的情感。诗句平淡无奇,既没有凭空想像的快感,也没有贴近生活的冷峻温度。某些时刻依旧带有中年人的聪明、陶醉,自作自缚的无谓悲伤...
评分第一次读朱朱的诗,感觉很是失望。 以下的评价可能过于苛刻,但都是真实感受: 词语沉重,轻浮,偶尔平庸。创作的惯性大于表达欲,读不到真挚的情感。诗句平淡无奇,既没有凭空想像的快感,也没有贴近生活的冷峻温度。某些时刻依旧带有中年人的聪明、陶醉,自作自缚的无谓悲伤...
评分第一次读朱朱的诗,感觉很是失望。 以下的评价可能过于苛刻,但都是真实感受: 词语沉重,轻浮,偶尔平庸。创作的惯性大于表达欲,读不到真挚的情感。诗句平淡无奇,既没有凭空想像的快感,也没有贴近生活的冷峻温度。某些时刻依旧带有中年人的聪明、陶醉,自作自缚的无谓悲伤...
评分第一次读朱朱的诗,感觉很是失望。 以下的评价可能过于苛刻,但都是真实感受: 词语沉重,轻浮,偶尔平庸。创作的惯性大于表达欲,读不到真挚的情感。诗句平淡无奇,既没有凭空想像的快感,也没有贴近生活的冷峻温度。某些时刻依旧带有中年人的聪明、陶醉,自作自缚的无谓悲伤...
评分第一次读朱朱的诗,感觉很是失望。 以下的评价可能过于苛刻,但都是真实感受: 词语沉重,轻浮,偶尔平庸。创作的惯性大于表达欲,读不到真挚的情感。诗句平淡无奇,既没有凭空想像的快感,也没有贴近生活的冷峻温度。某些时刻依旧带有中年人的聪明、陶醉,自作自缚的无谓悲伤...
我操太他妈的牛逼了
评分最有看头的还是《清河县(二)》,依然保持着语感上的延续性。
评分三星半。词语沉重,轻浮,偶尔平庸。创作的惯性大于表达欲,读不到真挚的情感。诗句平淡无奇,既没有凭空想像的快感,也没有贴近生活的冷峻温度。某些时刻依旧带有中年人的聪明、陶醉,自作自缚的无谓悲伤。短句不够精准,长句又显不克制。与短诗相比,长诗漫无目的笨拙地拼凑词句更显得无比糟糕,简直像一场精心人为设计制造出来的灾难。但文字无论如何都让我体会到了一种殚精竭虑般的疲惫。似乎在说:“我尽力了。”
评分无论是题材、野心、抱负,还是问题感、语言的处理、个人与历史携程的关系,都做到近乎完美;在经验、心智和技术三个层面,有太多的篇什能量致密,可以一审再审。说来惭愧,经由这本诗集,我始能体味一种成人世界的狡黠与开阔,还有玩世不恭里一本正经的严肃态度。我好像也能稍稍理解一点朱朱们一直在关切的东西,摸到“中年写作”心境的门吧。
评分两个月前在南大见过朱朱一次。长发掩目,比其他人要更沉默一点。《丝缕》里所呈示的扬州,是我关注朱朱之诗的起点。忧伤和狂暴层层叠叠,精致和随意难分彼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