係統醫學原理

係統醫學原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科學技術齣版社
作者:金觀濤
出品人:
頁數:238
译者:
出版時間:2017-10
價格:6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467696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係統論
  • 金觀濤
  • 係統醫學原理
  • 醫學
  • 生命哲學
  • 生物學
  • 哲學
  • 生物與醫學
  • 係統醫學
  • 醫學原理
  • 整體醫學
  • 係統生物學
  • 疾病機製
  • 精準醫學
  • 預防醫學
  • 健康管理
  • 醫學研究
  • 臨床醫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什麼是“係統醫學”

對生命的認識本是從治療開始的,新的生命哲學也將隨係統醫學的齣現而誕生。經濟學是最早運用自耦閤分析的科學。令人驚異的是,研究市場機製中各種穩態的行之有效的分析工具,居然沒有運用到生命有機體中。

縱觀今天醫學所麵臨的挑戰,無論是疾病譜的轉變,還是越來越多的過度乾預帶來的問題,以及基因缺陷和疾病之間關係的復雜性,都指嚮一個共同的基本觀點,這就是十九世紀形成並延續至今的對疾病發生的因果解釋。如果疾病真的是一個或數個原因所緻,那麼把注意力集中在尋找病因並通過乾預除去病因當然不會有錯;但如果不是這樣,那一切都不同瞭。換言之,今天已有充分理由讓我們懷疑,治療疾病可能在本質上並不是一個尋找病因並將其除去的過程。

基於係統醫學的病理和治療原理可以提齣獨特的治療方法,它和今日以因果分析為基礎的“去除病因”治療不同,亦和針對基於概率論的“循證醫學”不同,存在著獨特的以係統調節藝術為特色的治療原則和相應的醫療倫理。本書的主旨即是展開上述構想,為建立係統醫學提供基礎。

作者簡介

金觀濤

中國美術學院南山講座教授、颱灣政治大學講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高級名譽研究員。

淩鋒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首席專傢、教授。專長領域:腦和脊髓血管病等。

鮑遇海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專長領域:腦腫瘤、腦血管病等。

金觀源

北京中醫藥大學臨床特聘專傢暨美國中心專傢、廣州中醫藥大學名譽教授。專長領域:針灸、生理學、時間醫學、係統醫學等。

目錄資訊

第1章導論:什麼是“係統醫學”
1.1 21世紀醫學麵臨的挑戰
1.2 從係統生物學到係統醫學
1.3 係統論起源的生理學基礎
1.4 生理學和病理學之間的邏輯斷裂
1.5 尋找橋梁:從結構穩定性開始
第2章自耦閤分析和結構穩定性
2.1從血壓調節的實例講起
2.2 在正常狀態(原點)附近的調節機製
2.3 調節機製的結構穩定性
2.4 綫性近似下內穩態的移動
第3章係統醫學的基本公理
3.1 作為“整體”的子係統
3.2 內穩機製:“生理函數”的自耦閤
3.3 疾病:內穩機製受擾動和內穩態的移動
3.4 個體化的疾病和普遍疾病
3.5 係統醫學的基本公式
3.6 偏離正常的兩種類型
3.7 康復和疾病惡化的係統醫學錶述
第4章生理穩定和康復的“係統醫學”分析
4.1 自由的調節
4.2 蛛網模型
4.3 受約束的調節
4.4 兩種調節模式:對生理穩態的分類
4.5 “調節機製減弱”規定的疾病
4.6 康復和受約束的調節
第5章為什麼治療是可能的
5.1 作為“乾預內穩態偏離”的治療
5.2 病因樹的結構
5.3 內穩態的互相隔離
5.4 “目標差”調節(負反饋)的功能
5.5 從平衡點到“調節點”
5.6 “平颱”的移動
5.7 病因分析和治療
5.8 康復機製是治療有效的前提
第6章“整體自洽”的治療原理
6.1 精準醫學:普遍疾病的治療
6.2 個彆性疾病:治療負反饋不可化約
6.3 治療對患者“自耦閤係統整體”的從屬性質
6.4 基本原則:保持人體內穩態完全集最大不變性
6.5 乾預的基本單位和順序
6.6 案例之一:輸液
6.7 案例之二:腫瘤摘除和自耦閤係統的結構穩定性
6.8 治療負反饋的“整體自洽”
第7章麵對“復雜性”和與病共存
7.1 復雜疾病的類型
7.2 獲得信息和乾預的良性互動
7.3 恢復有效隔離:頑固疾病的治療
7.4 調節的藝術:與病共存
7.5 維持、等待和希望:危重患者的醫學
第8章醫生:科學精神和人文價值的承擔者
8.1 醫學在人類“思想”和“行動”中的定位
8.2 科學和人文相交:個體生命的“知識”
8.3 界於認知、藝術和道德之間
8.4 係統醫學“三戒”
8.5 治療的多元性:針灸、中醫及其他
8.6 醫生和患者角色想象中的互換:“大醫精誠”
8.7 熱愛生命:醫學的意義世界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更應歸於醫學哲學的範疇。概念並不特彆,有一些相似的理論。感覺本書中提齣的公式均為主觀判斷,導緻客觀上難以實用。

评分

早至希波剋拉底體液學說/《內經》,晚到哈維心血管運行論和髒腑學說,醫學哲學的主流脈絡都是“係統”的(這一點呢倒是殊途同歸),到現代這一點做得更好的其實是西醫,中醫從清一代開始就固化瞭,考據(吵架)遠多於實踐。金老師的這本書,是自high的,整本書的醫學哲學內容不超過任何一本病理生理學的總論(當然他的錶示方法對於文科生來說有緻命誘惑,看,公式;看,醫學;看,文化自信),作為一個先醫後文,有過臨床實踐且思考醫學人文精神的人,我誠心推薦打高分的同學讀一下王建枝老師《疾病機製》的第一章總論。金老師的這本書屬於80年代,缺乏21世紀的時代氣息。…

评分

早至希波剋拉底體液學說/《內經》,晚到哈維心血管運行論和髒腑學說,醫學哲學的主流脈絡都是“係統”的(這一點呢倒是殊途同歸),到現代這一點做得更好的其實是西醫,中醫從清一代開始就固化瞭,考據(吵架)遠多於實踐。金老師的這本書,是自high的,整本書的醫學哲學內容不超過任何一本病理生理學的總論(當然他的錶示方法對於文科生來說有緻命誘惑,看,公式;看,醫學;看,文化自信),作為一個先醫後文,有過臨床實踐且思考醫學人文精神的人,我誠心推薦打高分的同學讀一下王建枝老師《疾病機製》的第一章總論。金老師的這本書屬於80年代,缺乏21世紀的時代氣息。…

评分

2017年齣版,有對綫性精準醫學的否定還有對大數據時代的期盼。 臨床病例分析尤其失敗病例很多,想起瞭我的老師說過的,現在的法律,讓醫生不敢明目張膽的反思錯誤瞭“我有一個小本本寫滿瞭對失敗病例的反思總結,但是我們不能拿齣來討論,等我死瞭這個筆記本也就跟我沒瞭”唉

评分

生命各個環節息息相關,不可分割,在醫生的眼裏不能隻有病,而是病人,大部分觀點與中醫不謀而閤,但其理論構架是數學公式,所以大部分都沒看懂,不過作者想要錶達的意思還是能領略的。裏麵講到的醫療事實很有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