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玛斯·牟敦(Thomas Merton,1915-1968)出生于法国,曾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41年进入美国肯塔基州的特拉比斯隐修会,1949年被任命为神父后来成为有名的路易神父。 牟敦一直过着隐居生活,但仍持续不断为世界和平、种族公义、宗教对话而努力。1968年牟敦在泰国曼谷参加由他发起的基督一佛教徒会议时,死于一场意外。 牟敦是二十世纪知名的诗人、画家、文学家、隐修士,他的文字隽永如诗。《七重山》是他最著名的作品。
1948年的美国,一位隐修士多玛斯·牟敦对年轻时的自我做了最深沉的反省,写成了《七重山》这部卓越的自传。幼年失怙的他,一直过着荒唐、飘荡的岁月,没有真理的引导,没有天主荣光的照耀。然而,长久以来周遭的宗教事物与经验,却又让他隐隐感到天主在指引着他。在历尽各种困顿之后,他终于接受了天主,成为虔诚的天主教徒。
“七重山”一名出自但丁的《神曲》,意指在炼狱中经历种种艰困、最终攀至天庭的过程,作者以此自喻从荒唐无知到发现真理的不寻常一生。他以极其优美的笔触写下自己的精神传记,让读者见其文如见其人;阅读这本书,不仅能指引我们走上真理的道路,更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亟欲破茧而出、寻求心灵平静的渴望与动力。
美国著名诗人范多伦曾说:“经典就是一本一印再印的书。”《七重山》甫一推出,立即列入美国该年度畅销书第五名,六十年来全球销售数百万册。如今这本书以完整面貌呈现在中文读者面前,在这混乱虚无的年代,更能显示出这部经典的价值。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王路(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575086381/ 上篇是引子,这篇正聊。 1、色与识 我们经常开玩笑,说有三个终极的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学校门口的保安最爱问。佛教是怎么回答的呢...
评分看完《七重山》已经两周了,一直想写写读后感,但面对这430页的煌煌巨著却不知如何下笔。犹记得当时借书时的心情,那时刚放暑假,心情轻松不少,再加上好久没读书了,于是就想借一本最厚的小说来过过瘾。话说一眼就相中了这本书,只是因为此书的厚度够格。但看完之后,不仅...
评分 评分 评分朴素的文字 感人至深的思想 没有教条 没有任何夸张的修饰和描写 在难以忍受的夏天 坐在空调房间 弄一杯冰水 读读牟顿的文字 一个信徒的转变 从小到大的经历 会对这个世界认识得更加深刻和清晰
非常惊讶于这本书的译者精湛的翻译水准。我一直觉得基督教关于祷告和灵修的书总有语焉不详或过于程式化的倾向,这本书却真实引我到密园中,得听天父的密语,渴望超越的祷告的生活。
评分当代基督徒的忏悔录,作为一个非信徒还是难以产生足够代入感
评分非常惊讶于这本书的译者精湛的翻译水准。我一直觉得基督教关于祷告和灵修的书总有语焉不详或过于程式化的倾向,这本书却真实引我到密园中,得听天父的密语,渴望超越的祷告的生活。
评分当代基督徒的忏悔录,作为一个非信徒还是难以产生足够代入感
评分皈依并非容易的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